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结束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大战”。学校想招到成绩优异的学生,从而取得“水涨船高”的教学业绩,达到提高学校知名度的目的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学校通过一些不真实的宣传来达到目的,让学生误入“招生陷阱”的做法就让人不敢恭维。
据了解主要有以下八方面“陷阱”。一是根本不具备招生资格,盗用一些名校的名义招揽落榜生,骗取大量钱财后,逃之夭夭。二是相当一部分异地招生的学校,绕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在一些媒体上刊登夸大事实甚至是完全虚假的招生广告。三是一些规模小、名气不大的民办高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发布虚假信息诱惑落榜生以达到招生的目的。四是少数学校夸大事实,误导学生入学。五是一些社会办学机构与名牌大学合作办学,但其在招生时故意混淆办学主体,直接说成是某某大学招生,并强调招进的落榜生与统招生一样上课、一样毕业、颁发同样的学历文凭。六是发布虚假信息、骗取学生信任。比如将学校的师资力量说得如何雄厚,把学校的教学设备说得如何精良、齐全。但实际情况是:场地是租用的、教师是拼凑的、经费是借用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图书馆都没有。七是用开办热门专业、甚至用保证出国的许诺,来吸引落榜生家长的目光。有些学校鼓吹社会缺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就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的学生百分之百能够高薪就业。八是利用在籍的学生招揽同乡或亲属的孩子来校就读。在丰厚报酬的引诱下,一些在校生不择手段挖生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招生托儿”。
在现阶段,造成招生市场雾里看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普通高校的招生逐年增多,学生资源有限。二是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和公立学校争资源。三是部分学校擅自发布招生信息,随意夸大办学能力,甚至委托经营性中介机构帮其招生。四是一些媒体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让那些没有经过审批的信息或广告轻易发布出来。
今年的招生战役已经打响,如何让各种成绩等次的学生都进入自己比较满意的学校深造学习,是2007年招生市场纯洁与否的关键,要保证招生市场的纯净,就必须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虚假广告,真真切切地让考生看到“货真价实”的招生广告。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教育、宣传、工商、公安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让违规者没有生存的机会。
愿每一个学生在今年的招生季节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杨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