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老照片的魅力
关东过客
《检证战争责任》
图片说明
为自己写一篇命题作文
叶公
图片说明
杨桥佑宁观、河神祠
古代科举趣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杨桥佑宁观、河神祠
李全付
中原网  日期: 2007-07-25  来源: 郑州日报  
  清代因黄河河床逐渐抬高,又加之堤防不固,杨桥镇上下河道频繁溃决。雍正元年(公元1723)竟然一年两决。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再决于此。每次决口浊浪排空一泻千里,下游尽成泽国。不但千百万生灵涂炭,人民财产损失无数,同时历次垮口都耗费国库的大量银两,清廷焦虑万分,无治河良策,于是寄托神灵佑护以保安澜。雍正元年两处决口恢复后,便大兴土木建规模宏大的佑宁观,雍正二十六年的杨桥决口堵复后,又兴建了仅次于佑宁观的河神祠。

  佑宁观、河神祠是清代黄河上最大的祠庙建筑,均在杨桥镇南。佑宁观占地540亩(一平方华里),山门巍峨,正殿陪殿美轮美奂。亭、台、阁、榭、钟楼、鼓楼以及廊庑数百间亦皆金碧辉煌。观之两侧为河督行台(黄河总督临时办公衙门)。后院有河工束治书院,肄业士子春诵夏弦书声琅琅。道士百余人终日焚香顶礼,殿堂烛光辉煌颇极一时之盛。

  河神祠规模略次于佑宁观,祠内有御碑亭,碑高八尺,阳面镌乾隆帝御制碑文,记述钦命大学士刘统勋督工堵口工程始末;碑阴镌御制诗,诗意为描述当日决口险状及善后救灾情况。

  自乾嘉以至道光年间,杨桥镇除了黄河总督设有行台外,开(开封)、归(归德既商丘)、陈(陈州)、许(许昌)、四道(道相当于现在的地区)于此皆设行署。中牟分县、上南同知均有衙门,每至汛期朝廷也时有大员莅以视察,所以当时该镇不但冠盖云集,其名也是直达京师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