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群新作《最后的民间》以拗口的“原生态”陕西方言,以张家山的活动为线索,把一个又一个让人忍俊不禁又心里泛酸的“原生态”故事连缀起来。
被作者称为“怀着中世纪梦想,去匡正社会”的主人公张家山,是黄土高原既普通又典型的一个老汉,他当了一辈子村干部,他一生的腰板总是挺得很直,习惯于高视阔步,虽然并没有多少知识和文化,衣兜里总要别支钢笔,以区别其他“拦羊老汉”。他老了,在“六六镇”上开了个民事调解所。他不必守着窑洞干活、晒太阳,而带着个相好的女人“谷子干妈”,还有个憨憨的后生跟着跑腿,整日里一路招摇地在各村间判判案子,调解事端。这该是窑洞内外那些庄稼把式和婆姨们明里议论暗里羡慕的事啊!
一般读者对陕北作家的第一印象是,他们没有多少文化,却勤奋出众;作品大多是结构单一的农村题材,但深深影响着当代大陆文坛。这部被称为“大西北三部曲”第二部的《最后的民间》,书名似乎在追忆缅怀什么,故事也绝不仅仅只是些“花案”。作品“悲天悯人”,是作者自己说出来的,也许他们那个文化圈中的评论家也会接着这个评论,但普通读者不知有几人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来自天宇的心灵共振。
文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