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70多个孩子,台下300多名学生一起背古诗,他们时而摇头晃脑时而手舞足蹈,一句连一句,一首接一首,那场面是如此震撼,让所有在场的家长叹为观止。这就是出现在纬三路小学课程改革成果展示中的一幕,即使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提起当时的场景,校长陈淑萍还是难捺激动,一一叙来,犹如昨日。
陈淑萍所描述的,正是纬三路小学推出的“疯狂背古诗”活动。
“疯狂英语”相信大家耳熟能详,“疯狂背古诗”却鲜为人知,它是纬三路小学一位老师的创新之举。自进行课改以来,纬三路小学不再把眼光仅仅局限在课本上,他们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育的目的。为了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改革创新,发挥所有老师的智慧,学校设立了“创新奖”,每学期评选出教学中创新方面成绩显著的老师进行表彰。2005年,一位老师提出“疯狂背古诗”的想法并在五年级一个班进行实验,一个学期下来,由于活动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疯狂背古诗”迅速扩展到整个五年级。
“一个人背几首古诗不算什么,也激不起孩子的热情,但七八十个孩子一齐背,那场面让人惊叹,四百多个学生一起背则让人震撼。” 陈淑萍介绍说,这样的形式可以增加孩子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可以让学校形成一个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场,在这个场里,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更热爱自己的祖国。日积月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会渗透到孩子的心灵,影响他们做人做事的原则,让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其实,课改六年,纬三路小学一直致力于把学校做成一个“文化场”,用深厚的校园文化浸润每个学生的心灵。陈淑萍认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师生的精神面貌是一个学校精神、灵魂的所在。为了让课改清新的气息充溢在校园的角角落落,学校经历了“困惑艰辛到豁然愉悦”的心路历程,教师由于困惑而“孤灯青影求索”,由于团结而进行“水荡涟漪的交流”,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柳暗花明的开怀”。2005年,到学校仅仅11个月的张力伟老师接到参加金水区“精品课例展示”的任务,她知道这是对自己也是对学校课改把握程度的一次检测,三个月间她共进行了八次试讲。一次次登上讲台,一次次伏案反思,一回回坦诚的交流,在经过了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激烈的争论,无数次泪流满面后,小张老师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我终于明白,在新课改中,我们掌握了教学的方向,却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走才最快最近,我们有时重复着路线,有时却绕了好大一个弯儿。但不管怎样,我相信,在我们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把课改工作做扎实做牢固,从而让每一个孩子受益。”
正如张力伟所言,纬三路小学课改成果璀璨。音乐课中的口琴、体育课的武术、独轮车、美术课中的“线描艺术”等成为校园中的传统项目。学生自己设计的邮票、深具学校特色的课间操、完全由学生自己编写的《留给母校的书》等更展示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纬三路小学先后荣获“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全国电影课优秀实验学校”、“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李会平 实习生 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