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关于汉字
关东过客
大文豪们的写作癖好
叶公
古清邑城变迁
军旅生涯
《末路天堂》
窗外有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关于汉字
——一本书出版的感触之六 高继恒
中原网  日期: 2007-07-29  来源: 郑州日报  
  仓颉造字,鬼夜哭,感天动地,其功不次于四大发明,然而也给后人带来不少的困惑和麻烦。

  我这次校对书稿,在汉字的汪洋大海中扑腾了两个月,感受很多,从中发现两个问题:一个是这次校对是对我的语言文字水平的大检验,捉襟见肘,时有难堪。我深感作为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所谓科班出身的知识分子,我的文字功底还很差,需要进一步好好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另一个是深感汉字的复杂,存在弊端,如繁琐、重复、混淆、不合理等,使我们操作起来十分困难,造成文字上的一些混乱,因此亟须继续改革。下面举一些例子,就教于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

  “象”与“像”。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在几种情况下,“象”通“像”,如“好象”、“象要下雨了”、“面貌象他哥哥”等。这里的“象”本是对的,但在今天却变成了“像”,没有人再用“象”了,如用“象”则显得荒谬。那么是词典错了吗?还是二者可通用?

  “做”与“作”,是常用字,有时弄得难解难分。若置于“文”或“诗”,二字之前,则用“作”字,为“作文”、“作诗”。若置于其后,则可用“做”字,为“文章做得很好”、“诗做得不错”。一个意思,为什么用两个字?再“做官”、“做人”用“做”,那么“做文”就不可以吗?像这样别扭、让人挠头的字,不改怎么可以!

  “以至”与“以致”,也是剪不断,理还乱,辞书尽管做出区分,但很牵强,难操作,与其这样,不如甘脆就用一个字。

  “以个人体会”、“依个人所见”中的“以”和“依”,是否都正确?我遇到这样字句的时候,常常半天下不了笔,只好两个字都用。

  再如:帐与账、蒙与濛、拾与拣、鱼与渔、呼与乎、记与纪、消与销、融与溶、贯与惯、画与划、副与幅、煽与搧等等,举不胜举。至于象声词、字,用的就更乱了。

  今天,我们手捧祖宗传下的古宝,舍不可,用则乱,改则难。然而再难,也要改,不改不行,势在必改!通过继续改革,使汉字进一步趋于简化、合理化、统一化、规范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