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君子与小人
古代廉政对联撷英
学贯东西的教育家闫坛
连 载
古代的计时器
斗鸡
迎宾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博客丛林
君子与小人
易中天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7  来源: 郑州日报  
  所谓“君子”与“小人”,其实是两个有着多种含意的概念。最早是指等级,后来又指品级。什么叫“君子”?正如“天子”就是“天之子”,“公子”就是“公之子”,“君子”其实就是“君之子”。君,可以是国君,也可以是家君。按照宗法制度,只有嫡子,甚至只有嫡长子,才能成为“君”。君的儿子就是“君子”。“君”和“君子”(君之子)属于“嫡传”,因此也叫“嫡系”,又叫“大宗”。不是“嫡系”的,就叫“小宗”。“大宗”为君,其子为“君子”;“小宗”为臣,其人为“小人”。所以,小人不是坏人,只是社会地位较低的“小宗之人”。这是等级。

  但是,等级的概念慢慢就变成品级了。为什么呢?因为“君之子”作为嫡系,所受的教育要比“小宗之人”好,要求也严,占有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也多。这样一来,“君子”的修养就越来越高,以至于与“小人”差别越来越大。这里说的“修养”,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道德修养,即“品格”;二是审美修养,即“品位”。品位和品格都是“品”,所以“君子”与“小人”,就不但意味着等级,也意味着品级。再到后来,等级的意义逐渐被人们淡忘,就只剩下品级的意义了。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君子”、“小人”。也就是说,君子出身高贵,品格高尚,品位高雅,小人则相反。不过,在中国人的一般概念中,修养主要是道德意义上的。“君子”道德修养好,品级高,受人尊敬;“小人”道德修养差,品级低,遭人鄙视。久而久之,“小人”便成了骂人的话,没人愿意被称作“小人”。

  问题是,“小人”并不等于“恶人”,“君子”也并不等于“圣人”。圣人是最好的,恶人是最坏的。圣人与恶人是极少数,君子与小人处于二者之间,是大多数。其中,小人的数量又比君子多。他们的区别,只在于品格和品位的高低。君子自律,对自己要求高、严,慎独。君子即便一个人独处,也会恪守道德。小人在没人监督的时候,就可能做一点在别人、社会看来“不那么道德”的事。比方说看点儿童不宜的东西等等。这些事,只要不危害和影响他人,也没什么关系。所以我认为,现代社会和法治社会应有“小人”的一席之地,应该有他们的生存空间。在我看来,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君子能够独善其身,小人也能自得其乐”!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