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与死神打了23年交道的“工兵”
安徽高官落马揭开公费出国旅游冰山一角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与死神打了23年交道的“工兵”

中原网  日期: 2007-08-09  来源: 郑州日报  
  刘成俊正在排爆
  引爆现场
  核心提示

  22年前,他入伍到北京某集团军成为一名工兵。在部队16年间,他不仅是战友们公认的排爆能手,还多次为地方拆除炸弹、地雷、雷管,排除重大险情,保护了群众的安全,因此,他16次受到嘉奖、三次立功;从警6年来,他亲手排除销毁各类炸弹2600余枚、拆除爆炸装置50多个,参与紧急处置绑架爆炸案件5起、成功解救人质6人,连续两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人民警察”,今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如今,已成为郑州市公安局“排爆专家”的他,正每天匍匐在每一个可能让他“粉身碎骨”的排爆现场……

  

  经常与死神打交道

  

  今年7月,郑州二七区有这样一幅场景:

  15日下午5时10分,一男子携带爆炸装置,闯进一居民家中,威胁道:“如果不还账,将与你家人同归于尽!”

  10分钟后,刘成俊赶到了现场,战友们将男子扑倒在地,他冲了上去,几秒钟的目测后,立即熟练地将线路剪断。随即,刘成俊双手托着“炸弹”,冲下7楼,跑向无人空地……

  1995年10月,陕西大同市有这样一个情景:

  21日上午9时许,大同市内燃机械厂工人在炼钢过程中,发现正准备往炉子里扔的废铁中有两枚炸弹,药物已外泄,情况十分危急!

  “刘成俊上!”接到当地公安机关求援后,团长指令刘成俊带领战士们赶到现场,抱着炸弹,足足跑了20分钟,将炸弹扔到一个偏僻的山坳里……

  

  苦练排雷技术

  

  1984年10月,18岁的郑州小伙刘成俊入伍到北京某集团军工兵团成为一名工兵。从此,他与埋雷、排雷工作打了16年交道。

  “当时并没感觉到地雷、炸弹有多可怕,只觉得要将这项技术练好、练精。”一脸憨厚、满眼智慧的刘成俊这样介绍自己当工兵时的感受。

  组织的关怀培养、个人的勤学苦练,使刘成俊在沙场上、尤其是在排雷“战壕”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战士到班长、排长,最后成为排雷营长,两次走进军事院校学习、深造。 

  部队里的炸弹都是制式的,性能、结构容易掌握,废气炸弹长期埋在地下,受到环境的(地下水、岩溶等)侵蚀,体内发生很大变化,在搬运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在部队16年间,刘成俊经常协助地方排除、销毁废弃地雷、炸弹、燃烧弹、航空弹,共200多次。 

  因工作突出,刘成俊当兵16年16次受到嘉奖,并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排除销毁炸弹2600余枚

  

  2000年10月,刘成俊从部队转业回到郑州。当时,有不少机关岗位让他选择。

  “我热爱排爆这个专业,想发挥一技之长。”顶着家人的反对、战友们的劝说,刘成俊毅然选择了郑州市公安局,选择了治安支队排爆民警这个令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的危险岗位。

  从此,刘成俊的生活开始与一个关键词——“排爆”联系在一起,关键词的注脚是:炸弹、炸药、雷管……

  每执行一次任务,都是和死神进行一次勇与谋的较量。

  “6年来,我和战友们共处置了50多个爆炸装置,每一次都高度紧张,让我最紧张、也是最难忘的一次,是2001年我第一次独立排爆。”

  当年12月12日中午,刘成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在省肿瘤医院,有个歹徒携带自制炸药,挟持一名大夫……”

  火速赶到现场后,刘成俊才知道,排爆专家不在现场,需要他一个人去解除爆炸装置。战友们将群众疏散到安全地带后,控制住了歹徒,解救了人质。于是,刘成俊抱着爆炸装置——一个黑色的炸药包,一步一步地从二楼往下挪,满脑子只有两个字:“平衡,平衡”。

  十几分钟后,刘成俊终于将炸药包抱到了空无一人的大院里,检查发现:共有8管硝铵炸药、雷管,其中配有电池和点火开关,稍有不慎,随时就会爆炸!

  “必须马上拆除!”接到上级指令后,他趴在地上,屏住呼吸,小心地一点一点排拆引线和点火开关。

  5分钟后,威力巨大的爆炸装置被成功解除了,这时,刘成俊才发现,12月的冷天,他身上的毛衣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挖着挖着,燃烧弹在手里燃烧起来。”刘成俊说起让他感到最可怕的一次排爆,好像在讲邻居家发生的一个小事,但脸上分明还带着惊恐。

  原来,2002年8月5日,登封大冶镇发现大量炮弹!经专家现场勘察,共有52枚燃烧弹、3枚手榴弹和5枚手雷,是日军遗留下来的。刘成俊和战友们跳到温度高达50多度的废坑里挖掘,不料,药物已外泄,坑体扩大,氧气增加,燃烧弹一下子在手里燃烧起来。情急之下,刘成俊和战友们跳上来,赶紧向坑里放水,才将火势压住。

  坑里放满水后,刘成俊和战友们跳进去,像摸鱼一样,一个一个地往外捞炸弹。可只要一露出水面,燃烧弹就会在手里燃烧,无奈,他们只好找来水桶,摸着一个炸弹就在水下立即塞进水桶里。就这样,3个小时后,才全部挖完。

  去年8月12日晚,刘成俊遭遇了六年来最危险的一次排爆。

  当时,歹徒在位于新密繁华大街的华润宾馆三楼一房间里安装了爆炸装置,四周全是居民区,为保证安全,宾馆全部断电,一片漆黑,4000居民全部疏散到大街上。

  宾馆楼梯又陡又窄,天气异常炎热,身穿40多公斤排爆服的刘成俊经过20多分钟才艰难摸到三楼。经勘察,爆炸装置是双回路电点火引爆,内部结构最复杂,也最危险。

  为尽快消除险情,刘成俊竟然几次卸掉了防爆头盔进行作业,脸被划破了竟全然不知,血水混着汗水,把擦脸用的白毛巾染红了。冒着生命危险,刘成俊六次接近爆炸装置,一点点地将爆炸物与点火引线、点火线路分离,又分两次把15管重2.25公斤的硝铵炸药、2枚电雷管组成的爆炸装置移至房顶平台。经过两个小时的细心作业,成功解体爆炸装置,现场掌声响成一片。

  正是凭着这种敢“与死神打交道”的精神,刘成俊创下了省、市警方的一个个“第一”:2002年1月,钱塘江服装市场施工工地上,第一次一次性成功排除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最大的旧炸弹群,共1100枚炸弹;2003年3月,刘成俊和战友在新密成功拆除建国以来我市出现的第一枚邮件炸弹;2006年3月,在巩义成功销毁50多吨回收、废旧炸药,创下建国以来我省一次性销毁炸药的最高纪录……

  据统计,六年时间里,刘成俊排除销毁各类炸弹2600余枚、拆除爆炸装置50多个,参与紧急处置绑架爆炸案件5起,成功解救人质6人次。

  

  不敢告诉家人所从事的工作

  

  在常人眼里,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是一个很光彩的职业;在亲戚朋友眼里,有个在公安局上班的,应该感到很光荣。但,刘成俊却不是这样。

  “孩儿,你在公安局具体是做什么的啊”每次面对70多岁双亲的追问,刘成俊都一本正经地说:“一般办事员啊,咋啦?”

  刘成俊心里清楚,自己的工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六年来,除了妻子,刘成俊一直没有把自己的具体工作告诉家人。因为怕家人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和照片,他从不让家里订报纸。每次执行完任务,他都请采访的记者不要在文章里提他的名字。

  刘成俊的双胞胎儿子今年已经16岁了,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爸爸具体是什么警察。他们经常埋怨刘成俊:“爸,你又没去开家长会,老师又说我了!”每次听到这话,刘成俊鼻子就发酸,满心都是对儿子的愧疚。

  妻子是家里惟一了解刘成俊的工作性质并支持他的人,但也是最担心他的人。

  每次出发前,刘成俊都会轻描淡写地对妻子说:“我去执行个任务,一会儿就回来了。”其实他和妻子心里都明白,说不定这次就是他们说的最后一次话了。而妻子非常理解刘成俊的工作,从来不给他增添心理压力。她用一种特别的方式默默表达着对丈夫的牵挂和理解,只要刘成俊在夜里执行任务,她从来不睡觉,直到等到丈夫的平安电话。每次任务一结束,刘成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妻子打个报平安电话:“任务结束了,没事儿,赶紧睡觉吧。”

  其实,每次刘成俊走进家门时,不管多晚,总能看到妻子床头上那盏灯还在亮着……

  本报记者 陈 思 实习生 江小瑞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