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炸酱面
听出点味儿来
穿越死亡
图片说明
贵族营销
话说碑帖
图片新闻
“人民”一词溯源
飞马跑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博古斋
话说碑帖
高宗达
中原网  日期: 2007-08-13  来源: 郑州日报  
  过去,人们习字都会说是“临帖”,例如:《九成宫》或《多宝塔》等。那时候,没有影印技术,只有从碑上拓印下来的拓本、拓片,供人们习字临写之用。口头上说临帖,实际上临的是碑,“碑帖”就成为人们常常连用的词了。

  其实,碑是碑,帖是帖。

  碑,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竖石为碑。竖着的石头就叫碑。《礼记》中说:诸侯大夫之宫皆有碑。古代的宫,不仅是皇帝住的才叫宫,诸侯大夫住的房子也称为宫,院子里都有碑。碑最早的用途,是“视日影也”,这在周代就已有了。后来,碑跟墓发生关系,是因为有死人要下葬,得打一个挺深的坑,碑上那个洞是为把棺材系下去而拴绳子的地方,这就是现在东汉碑的整张拓片上还能看见上边有一个洞的原因。

  下了葬以后,在原来的碑上面,他的家属或者其他有关系的人就很自然地想到,要在上面刻点什么。于是,就把他的事迹附带着刻在这碑上了,这就是碑上刻字的来历。后来,碑头上出现了花纹、篆额。汉碑少数是篆书,大部分是隶书,因为当时隶书是已经通行的字体了。所以在汉碑里主要是隶书。在碑额上,为表示正规化写篆书,而不写隶书。碑额用篆书的习惯一直保持很久。汉碑里的隶书也有不同的字体,怎样起笔、落笔,笔锋都看得清楚。碑上的刻字,到魏晋时与汉隶有所变化,在南北朝时有一种非隶非楷的字体很流行,一直延续到隋。欧阳询写的《房彦兼碑》就是用隶书和楷书掺着写。

  帖,《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帛书。汉朝在帛上写字很普遍。写个字条,签上名字,就叫“帖”。六朝、东晋以后,彼此互通问候的信,都属于帖。唐太宗因为爱好王羲之的字,就搜集他写的一些信,唐太宗叫人把它摹制下来传世,这都叫做帖。帖后来也刻起来了。帖有刻在石头上的,也有刻在木头上的。当然,不只是刻王羲之的,也有别人的。现在,中外皆知的国宝级的帖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陆机的《平复帖》、蔡襄《自书诗卷》都是帖中极品。

  综上所述,人们常说的“碑帖”这个词的内涵基本上就清楚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