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很注重细节,一篇作品,情节是骨架,细节是血脉,骨架搭起来之后,只要有好的细节,并加以细腻描写,刻画出来的人物就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我曾读过一篇小说,里边有这样一个细节:麦子还没黄梢时节,几个青年妇女到大田里薅草,一块麦田的边上,长着一棵杏树,杏树上结的杏子还不熟,清清的,有的茸茸的毛还没褪净,想必是很酸的。但是,有一个女子竟兀自跑到杏树下,用手拽住一根树枝,连忙摘下几个杏子,一边吃着一边又到麦田里薅草了。这个细节被作家看见了,他断定这个女子是怀孕了,要不怎么去吃那又酸又涩的青杏呢?于是,他从这个细节落笔,展开了描写,凭着生活积累和想象,既写这个女子的外在形象,又写她的婚恋,她的男人,她的怀孕,以及她妊娠期间的反应,等等。小说写得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应当说,这与开头引进的那个细节有很大关系。
提到细节这个话题,我想到了韩国的一位司机。今年5月,我在韩国旅游近一周时间,先游览釜山和济州岛,一天晚饭后,飞往首尔,当走出机场的时候,有一辆大巴在停车场闪着前灯。导游说那是接我们的车。我们来到汽车跟前,一个人忙不迭地帮我们往行李箱内摆箱子,然后,很平稳地将我们送到了宾馆。那个人是司机。因为是在晚上,没看清他的面孔。第二天早8点,要去三八线一带参观。50多年前,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在板门店签订,以三八线为界,双方军力各后退4公里,形成非军事区,如今那里已成为一个游览景点。我们走出宾馆大门,见一人站立在大巴门口,导游介绍说他就是昨晚那位司机。他着藏青色西装,系红色领带,头发梳得溜光,皮鞋擦得锃亮,面带微笑,一边鞠躬,一边说着什么,导游说那是欢迎我们坐他的车。行程两个多小时,汽车开得非常平稳,大家心情很是愉快。
午后一时许,回到市里就餐,汽车停在一家饭店门口,他先下车,仍然微笑着,给我们鞠躬,仍然用我们听不懂的韩语,感谢我们乘坐他的车,并祝我们用好午餐,然后便将车开走了。一个小时后,我们走出饭店,车已停在那里,他又在毕恭毕敬地欢迎我们。
最令人感动的是,一天晚饭后回到宾馆,已近10点钟了,我和同室的朋友乘电梯到12楼住室,泡上茶水,点燃一支香烟,正准备坐下来休息,他突然想起数码相机忘在了车上,看看时间,已过去20多分钟了。我说,赶紧下楼,看司机走了没有。半个小时过去了,不见他上来,因为出国前都没带手机,没法取得联系,我只好在室内焦急等待。又过5分钟,他气喘喘吁吁地上来了,满脸笑容。原来,他下楼后,导游还在大厅里坐着,司机早已将汽车开走。导游连忙用手机联系,司机便马上从汉江南岸把汽车开了过来。从时间估计,行程大约有40多里。汽车停下,按朋友指的位置,司机先在座位周围找,接着又趴下身子,拱在座位下边,终于在座位与车窗的夹缝中找到了相机。这本来与他无关,却连连表示歉意。天已很晚了,他还没吃饭,还得把车开回去。真难为他了。我和室友都很感动!从首尔飞北京,他送我们到机场,态度仍那么和蔼,彬彬有礼,我们中有几人,用几天来学到的韩语,生硬地说:“歌讴妈我优!”(谢谢)向他道别。
这是发生在那位司机身上的几个细节,围绕这样的细节,我想了很多。在国内,我不知坐过多少次公交车和旅游大巴,还没有见过哪位司机,像韩国那位司机对待乘客那么热情,服务那么到位。其实,不仅仅是那位司机,韩国首都首尔市中心广场不大,周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公交车自然也很多。我在一个站牌下观望,公交车流水般地开来又开走,乘客上下,井然有序,司机总是面含笑容,对乘客显得很有礼貌,很尊重。
这些都是细节,却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试想,一个人如此,假若放大到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国家,道理不是一样的吗?故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要办好任何一件事情,在从大局入手的同时,要注重每一个细节,细节完美了,一切自然便会趋于完美。
细节的美丽,美丽的细节,真的希望亲情地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