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9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刘邦咬牙封雍齿
莎士比亚的最后时刻
真正的勃朗峰
窗 帘
三潭如何印明月
高棉的微笑
高迪之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三潭如何印明月

中原网  日期: 2007-08-24  来源: 郑州日报  
  三潭印月作为西湖胜景的精华,本地居民固然无人不晓,外来游客亦有“不游三潭,枉到西湖”之说。但,“三潭”之“潭”在哪里?早在南宋末年就不大搞得清楚了。

  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对三潭的位置只笼统地说“土人相传云在湖中”。明田汝成《西湖游鉴志》也仅有“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的记载。因此,有人怀疑“三潭”并非湖中之潭,而只是小瀛岛上三口放生池,因为,此岛的前身乃是后晋天福年间(吴越)所建的水心保宁寺,当时人们多来岛上放生。另有一说谓“三潭”即三塔。民间传说西湖有三处水极深,为水妖所居,故建塔以镇之。

  “三潭”如何“印月”?说法也不同。清代陈璨《三潭印月》诗云:“碧水光澄浸碧天,玲珑塔底月轮悬”,即“月光映潭,分塔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的传统说法。清末丁立诚《三潭灯代月》诗中说:“下弦无月怅夜游,塔里明灯火四流。依然幻作三潭月,波绿灯红斗颜色。”“印月”成了由人工在塔中燃点灯烛,烛光从石塔的圆孔中透出,有如许多个小月亮倒映湖面的奇妙景观。而清初的陆次云却已在其《湖需杂记》中记载,顺治九年(一六五二)春,他与友人在将台山顶俯瞰西湖夜景,见到月下小瀛洲放生池左侧湖面有三大圆晕出现,同行的一位僧人说这才是“三潭印月”。陆次云因此而悟出“印月”“其似月而非真月”。

  现代又有人从光学角度考察分析,说三潭印月三个石塔的位置系古人依据光线反射原理而设计安排。游人站在小瀛洲我心相印亭外的湖岸边,将双眼当成三脚架上的测远镜,先看居中一塔,视线透过其中孔,但见一片圆圆的水光,再望左右两塔,也是波光绰影。其原因是三塔的位置和岸上人的立足点连为一线形成两个全等三角形;立足点正好是三线之交,每个塔上的圆孔在月下犹如印在水面一般,构成天上、湖中数月交辉的画面。

  摘自华夏经纬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