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有水就有绿洲
穿越死亡
图片说明
墨迹
《大才精诚》
孔子问童子
图片说明
高兴诗选
知青村赵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有水就有绿洲
曲 近
中原网  日期: 2007-09-06  来源: 郑州日报  
  在和田兵团农十四师,晚上接待我们的领导说明天陪我们去看一座水库,很有意义。当时我想,水库我见多了呢,能有什么意思和意义呢?会有什么好看的呢。

  清晨早早上路。新疆的南疆比北疆更加辽阔,去一个景点或住地的路程比北疆还要遥远。陪伴我们的除了师里的副政委之外,还有武装部的政委之类的军事官员,开始只想这可能是官员中的文艺爱好者吧,后来才知道原本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去参观的水库地名叫乌鲁瓦提,维吾尔族语意为伟大的父亲,在维吾尔族的传统里,父亲的地位十分突出和重要。

  那是一个真正的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当然这仅限于我所见过的水库,乌鲁瓦提在新疆乃至西北都是数得着、排上号的大水库呢。只有身处大沙漠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水的重要和可贵。

  南疆因偏僻遥远而比较贫穷,但兵团的车子却比较先进,这也是屯垦戍边所必需的。车子沿着喀喇喀什河边行驶着,身边就是出产世界著名美玉——和田玉的河流之一,另一条出产美玉的河流叫玉龙喀什河。据说一到洪水期,暴涨的河水会把美玉和石头一齐冲下来,人们在浅水里就可摸到上等的极品羊脂玉,那一刻我真想停车去河边走走、看看,并不是梦想发什么寻玉之财,而是想近距离地面对一条近似于神话传说的盛产美玉的河流在丰水期的真实面貌。无奈我们是一个车队,一行十多人的文化采风团,这种与行程不合拍的念头只在心里一闪而过。

  怎么也没想到在喀喇喀什河边的路上竟然遇上了维族人捉鱼的趣事儿。在我的记忆里,早些年维族人不吃鱼,把鱼视为虫子,自然也就没有捕鱼捉鱼之说。但此次路上所见将改变我的认识。原来所谓捉鱼,就是在路边的一个靠山的自然大水坑里架起水泵,隔着公路把水抽到喀喇喀什河里去,然后在干涸的泥浆中捡拾还在活蹦乱跳的鱼。你别说,还真有不少的大鱼呢,估计是鲤鱼吧,大的应该有两三公斤重呢,亲眼目睹了维族人捉鱼,毕竟是件新鲜事儿,加之围观者众多,堵塞了交通,我们索性下车仔细观看。

  再上路就直奔干燥荒凉的昆仑山南麓,行至一个边防检查站才明白武装部领导陪伴我们的本意,因为再向前走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这是一个安全绝对高于一切的地方,属于兵地共管的非常区域,实行军事管理,任何人不通过安检是休想过去的。陪同我们的武装部领导就起到了活通行证的作用,我们不用下车接受检查,只要点点头就放行了。再往南走,路上已看不到行人了,偶尔见到几辆车子在赶路,大概是水库管理人员的生活用车。

  在接近昆仑山某座山峰时,我们终于看到了横在眼前的卧龙似的大坝,远观大坝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后来从坝顶居高临下俯瞰远方,坝底下行驶的轿车,小如蝼蚁,那简直不是在行驶,而是在蠕动。一百多米高的坝顶,汽车居然也能开上去,不过坐在车里一直有一种乘坐飞机爬升的感觉,车头总是昂扬向上。

  水库的管理人员粗略地向我们讲解着一些基本情况,估计是出于安全考虑,讲解中隐去了许多数据,更没有给我们提供片言只语的文字资料,可见安全之于这里是多么的重要啊。站在护栏边俯视水面或远眺水雾迷蒙的山水相连处,自以为见过世面的我,也被这人类的巨大创造所震撼。坝高水深,凉气逼人,水的颜色呈蓝宝石色,观之令人头晕目眩,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大坝两头的山石都是凿了洞插入钢筋后再浇注混凝土加固山体的,这是一个历时十年由国家和兵团投资的大型水利项目,可以造福下游几百万民众。新开发的皮山与墨玉之间的皮墨垦区,就是以乌鲁瓦提水库为灌溉保证的,它的库容可以满足几百万亩土地的灌溉用水。有了乌鲁瓦提水库,干旱少雨的和田地区的大片戈壁荒漠将变成绿洲。

  坝底的电厂里,四组电机有三组静静地伏卧着,一问才知道,目前只要开动一组就解决了和田的用电问题,试想另外三组同时开动起来,将会满足多大规模的开发计划啊。巨大的机房大厅里,除了黑糊糊的电机,竟然见不到一个人。陪同者告知说,这里是现代化设备,科技含量非常之高,只要几个看仪表的人值班就行了,而且是在控制间的电路上观看机组运行状况,不需要站在机器旁边操作。这里的工作人员上一星期班,回和田市休息一星期,待遇远比我们好得多,每个工人都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而且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神情既不忙碌也不紧张,是在一种十分轻松的精神状态下工作着,一点也看不出传统工人脸上那种疲惫和无奈、悲苦和沧桑。我们参观的时候,另一条输电线路正在架设。看着空旷的车间,只闻机声不见人影,不由让人生出无限感慨,在如此贫穷荒凉的地方,竟然坐落着现代化的水库大坝及发电厂,反差是如此强烈和巨大。

  以前不知道什么叫导流洞,这回算是见识了,就是先在水库旁边的山上,打通一条隧道,把河水导流出去,便于大坝施工,等到大坝合龙后,再堵上导流洞,就可以蓄水了。一旦水位上涨出现异常险情,导流洞还可起到泄洪的作用。在修建水库时,导流洞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走在退役了的导流洞里,看着昏暗的灯光,心里不免产生一种阴森、冰冷、恐怖的感觉,而那通向远方的幽深之处,则给人留下莫名的神秘之感,人类在破解了自然之谜和改造自然之后,又留下了一种新的人为的神秘。

  通往闸门机房的一座两边加固了护栏的悬桥,尽管建得非常牢固,但走在上面那种震荡颤动之感仍然令人胆战心惊,冷飕飕而尖锐的山风吹得人直打哆嗦,脚下是深不见底的碧水,浪花在山风的怂恿下焦躁不安地拍打着堤岸,发出巨大的轰响声。这风,这水,这浪,让我头晕目眩,根本不敢低头去看那暴躁的水面。小时候晕水的毛病再次出现,于是紧张而小心地挪动脚步离开悬桥,我对水的恐惧超过了对一切的恐惧。想想那些修建水库的工人们,工作时把危险置之度外,就觉得自己渺小如草芥,不值一提。

  在西部大漠,有水就有绿洲,有绿洲就有一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