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观点
3  4  
PDF 版
开发文化旅游 实现科学发展
从征地移民到构建和谐社会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城管队伍应更新执法理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从征地移民到构建和谐社会

中原网  日期: 2007-09-07  来源: 郑州日报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地上,彩旗招展,机声隆隆,大型挖掘机、装载机往返穿梭,进行着明渠段的建设,现代化的盾构机正在紧张地进行着隧洞掘进。郑州市移民局从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到构建和谐社会,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为穿黄工程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以人为本 措施得力

  穿黄工程于2005年9月27日开工建设。在郑州市涉及两个乡镇,占压土地4304.3亩,有103人、27户移民将要迁移,11家村组副业,1所中学需要迁建,需拆迁各类房屋面积20202平方米,迁建电信线路12条,输变电线路11条,上街铝厂专用输水管道2条。按照中线局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郑州市、荥阳市、王村镇、汜水镇各级移民干部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广大移民识大体、顾大局,在各项补偿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率先把建设用地进行移交,保证了施工单位按时进场,受到了国务院调水办及河南省移民办的称赞。

  2006年3月6日,河南省移民办明确要求,必须在3月底前完成施工区域内所有附属物的清场。市、县、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郑州市政府立即召开会议,要求如期完成拆迁任务;郑州市移民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作督察组,入驻荥阳;市、县、乡组成拆迁临时指挥部,进入现场,督促工作进度;荥阳市进一步细化工作,倒排工期。市、县、乡、村各级目标明确,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性质进行了分类,能够解决和应该解决的,做到了及时处理;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及时沟通汇报,做到了不积压,不推脱,不回避。

  郑州市、荥阳市移民局统筹协调,班子成员全部到工地一线,落实责任,针对专项复建、居民点建设、村组副业搬迁、学校拆迁等各项工作,层层抓落实。本着群众思想不通,决不强行搬迁的原则,一遍不通做二遍三遍,一天不通做二天三天的办法。市、县、乡村工作人员深入现场,深入乡村,做政策宣传、答疑解惑等工作。市县乡村各级干部体恤民众、动之以情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搬迁户也由开始的抵触到理解,由理解到支持,主动响应政府号召,于3月28日展开全面搬迁。

  温馨工程 和谐相处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为给穿黄工程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氛围和环境,郑州市南水北调办公室成立了由市、县、乡各级政府、移民局、施工方、业主方的主要领导组成的现场协调小组,定于每月20日召开例会,及时协调研究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施工环境情况。

  在对工程建设的报道方面,郑州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始终坚持正确并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对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性工作增加透明度,及时通报情况,相关政策宣传到家,基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讲明白、说清楚、落实到底,增强群众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在处理各方利益方面,郑州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始终坚持维护施工方的利益与维护群众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育群众要正确处理大家和小家的关系,对因施工不当或其他原因出现群众利益受损的情况,要通过正当的渠道进行解决。另一方面要求业主方,要合理制订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使设计及施工方案更具人情味。第三要求各施工单位要在合同范围内开展工作。

  在居民点、村组副业的建设工作方面,郑州市移民局的同志深入群众,摸清情况,搞好服务,帮助其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把各项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其平稳过渡;通过抓好资金的兑付和监管工作,确保移民资金专款专用。

  线内线外 阳光操作

  在我国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征地拆迁与移民安置往往被视为重点和难点,南水北调工程也不例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关键在穿黄工程,穿黄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工作。穿黄工程南岸与北岸虽然相隔着一条黄河,但南岸征地多,北岸征地少。在品种分布上,南岸种植的是农作物,主要以花生、玉米为主,成本低,收入少;北岸种植的是中药材,农民的成本支出与收入和南岸形成强烈的反差。面对这一复杂局面,郑州市移民局多次向省办沟通汇报,结合实际,人性化操作,采取了不同的运作方式。

  任重道远 接受考验

  工程征地与补偿分配历来是一个极为敏感、群众极为关心的问题,处理不好,极易成为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工程征地拆迁工作任务艰巨,各方面矛盾繁杂交织,要做好这项工作,实际上就是要处理方方面面的矛盾,我们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努力把沿线群众因工程建设所受的损失降到最低。自穿黄工程征地与补偿工作开展以来,至今上访无一例,告状信无一封,社会稳定,秩序井然,人们生活安定,和谐相处。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在郑州境内长达133公里,途经8个市(县)区,24个乡镇,131个行政村。为了这项改变整个中国水资源分布、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工程,为了完成几代人的梦想,郑州市移民局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以系统工程理念指导移民安置工作,奋力拼搏,克难攻艰,开拓进取,构建和谐,把一渠清水送到北京,以实际行动迎接“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赵佩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