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上海整体薪酬全国榜首
消防演习
7车连撞
北大新地图出错 蔡元培改姓“菜”
新疆:高校生纳入计生管理
把脉“机关病”
大学生求职切莫“等、靠、要”
事业单位改革 谨防过度“市场化”
漫画:吸血鬼
员工顶撞领导 一次扣30元
医生挖出雌雄千年参 出价2000万元也没卖
不信贪官悔过书上的连篇鬼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把脉“机关病”

中原网  日期: 2007-09-07  来源: 郑州日报  
  广州市近日出台规定控制机关“文山会海”,规定要求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得在风景名胜区、度假区开会,领导讲话稿要尽量缩短,书记市长公务活动文字报道不超过1000字,对一般性活动原则上不报道。会议经费列入预算。该规定的出台被专家解读为,广州转变工作作风的实质性一步。(9月5日《南方都市报》)

  其实,广州市政府有关转变机关作风的“一揽子”规定并不新鲜,几乎是“老生常谈”的事了。笔者之所以还想多唠叨几句,原因正在于机关工作作风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是却时好时坏难去病根。

  拿“文山会海”来说,这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机关作风几乎人人深恶痛绝。因此,各地控制“文山会海”的规定多如牛毛。相信广州市历史上类似的规定也不会仅此一次吧。可是,为什么机关的会还是没完没了的开?机关的红头文件还是如雪片样发?为什么大大小小的规定难禁形式主义的机关作风?为什么繁文缛节的“机关病”就是治不好?根子在哪里?

  笔者工作性质虽不必“坐机关”,但是同机关打交道多了,对于“机关病”的病因和机理多少也就略知一二。此处不妨开列出来供各位参考。

  顾名思义,机关乃一个单位的枢纽,起核心的领导作用。这个核心作用在我们头脑里已经根深蒂固,已经很“传统”。既然如此,机关就必然要显示出这个“核心领导”作用的价值。而发文和开会无疑是发挥和弘扬这个核心价值的捷径。发“红头文件”既是在发号施令,又是在显示机关的权威,机关里面的领导当然就乐此不疲;而开会发言作指示,则更是机关领导显示才能和威权的大好时机。因此,机关总是不停地组织开会,大会开完开小会,大大小小的领导也就不停地“赶会场”,或作报告,或做指示(但开始总要谦虚说“谈不上做指示”),不管什么会,也不管台上有多少领导,每个人都要说几句,并且都谦虚地说他的讲话时间不长,可是一讲起来总是收不住……

  一个离了位的领导,曾经一针见血地说,机关文山会海并不奇怪,不开会不发文,机关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人家就会说机关人浮于事,机关臃肿需要精简了。所以机关每时每刻都在寻求发文和开会的“理由”……呜呼,文山会海“机关病”的病根原来在此——真是“生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啊!

  知道了“文山会海”的病因和病根,其他的“机关病”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开会要发纪念品,开会要去风景名胜区和度假区等,都是“会海”的衍生产品。说明现在的机关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开会,而且要利用开会的机会大搞享受了;领导讲话稿以及会议性报道的长短亦是如此。领导讲话不长一点就很难显示领导的水平,会议报道不突出,时长不够,就显示不出会议的重要性等等,都是从文山会海的“机关病”蔓延扩散而来。

  找到了“机关病”的病因和病根,要疗治机关病就不难。像广州市政府这样发文定规矩当然是一种办法。但是笔者以为,以发文的形式治“文山会海”,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彻底让“机关病”好转直至痊愈,唯有转变传统的“机关”观念,让机关由领导作用转变到服务功能上来,彻底改革机关工作机制,使机关不需要发多少文件、不需要开多少会议就能解决问题,搞好工作——如此,文少了会少了,“机关病”便不治而愈了。                    贾如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