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著书与“稻粱谋”
师之魂
秋菊颂
墨迹
《元培书架——北京大学新生书目初集》
敞开心灵
古 拙
日军在朱屯所犯罪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敞开心灵
茹喜斌
中原网  日期: 2007-09-10  来源: 郑州日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向谁敞开自己的心灵,更多的日子是在自我封闭的孤寂里度过。因此,我们的心灵,就像暗堡之门。

  对父母也是如此。比如,我们不愿把心中的烦恼,以及工作中的艰辛磕碰告诉给他们,理由是怕亲人伤心,怕亲人揪心,其实是怕自己受不住那份伤痛。这正是我们的虚伪和懦弱。连父母都封门在外,我们还能敞开什么?

  我们时常抱怨当今已经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朋友,不可能拥有那种能与你共享幸福、共担痛苦的朋友,甚至连爱情也沾上了金钱的属性权利的属性。我们悲叹现代人已淡忘了友情、远离了真诚,悲叹那种心灵交融的朋友已无从寻觅,如遥远的星辰,而愤恨所谓的朋友那种彼此设防的虚伪和阴暗、彼此争斗的奸险和狡诈。但我们很少想想自己,想想自己是否付出了真情,是否付出了真爱,是否拆除了心灵的暗堡之门。

  有人说是无情的竞争让人们的心灵变成了荒芜之地,但我想说的是:我们——有谁去开垦一片沃土,有谁去播下一场春雨,有谁去撒下一捧种子,有谁去打开这扇沉重的心灵之门……

  我们不能不陷入深深的思索。

  同学或可敞开心灵吧?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那些超过你的或是不如你的同学之间,依旧找不到沟通的话题,这原因很简单也很耐人寻味。夫妻亦是。丈夫在外不如意时,电话里依旧是谈笑风生春风得意,可谁知他放下电话时那闪闪的泪花?妻子在单位受了气时,回到家却依然是笑容如花不停操劳,可谁知她夜半里那湿了一片的被角?他们或许是在为家庭的幸福着想。但是,如果彼此倾吐一下,交流一下,岂不是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但现在的大多数人拒绝了这份宝贵的情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守住自己的人格,才能守住自己的尊严。这其实是人生的悲哀和误区。

  现代人在拒绝敞开心灵的同时,也失去了心灵的家园。

  因而,我们时常感到孤独。我们在卡拉OK的喧嚣里声嘶力竭时,却失去了《春江花月夜》的明丽悠远,《蓝色的多瑙河》的潋滟之波,以及田野山川、小桥流水般的温馨和恬适。我们艰辛备至地创造着物质财富,却又在日复一日地咀嚼着孤独的疼痛,于是,报刊里关于孤独的文字多了起来,但却是苍白干涩的呻吟。但是——谁又能直面自己的心灵,谁又能吐尽自己的心曲,谁又能象赤裸的婴儿把自己呈现给世界?

  其实本色最真。是哭是笑,是悲是喜,让它自然流露,便是浑然天成的敞开。其实坦荡最好,是花是草,是山是水,让它尽显风情,才是人生如锦的美景。封闭是痛苦的,就像在心野上种了一片蒺藜,疼痛流血的只能是自己。心灵是无限的,比大海宽广,比蓝天宽广,比大地宽广。我们为什么要封闭心灵去咀嚼苦涩的岁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敞开心灵,去享受纯粹的人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