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要当好一名官员,“难度系数”正越来越大。十六大以来,随着党纪国法对各级官员全方位的约束日益严格,随着对干部管理措施的完善,政治透明度的加大,很多官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新华社9月16日电)
毫无疑问,近几年,我国的吏治及反腐败可谓与时俱进。十六大以来,中央严肃查处了贵州省原省委书记刘方仁、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韩桂芝、山东省青岛市原市委书记杜世成、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等一批高官,深得人心。而某某官员因失职渎职被雷厉风行地追究责任,也已不再是什么大新闻。
当官越来越“难”才是百姓之福、民生之幸。尽管现在很多官员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压力显然与人民的期望还有不少距离。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政治学教授尼尔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作为政府公务人员,操守必须成为楷模,甚至要求他们‘一尘不染’也不为过”。此言让人深思。“一尘不染”究竟是个什么境界?尼尔森教授讲述了曾轰动全瑞典的“巧克力事件”——当时,担任副首相的萨林年仅38岁,舆论对其政治前途一致看好。可在1995年10月,瑞典《快报》却披露,萨林用公务信用卡购买了巧克力等食品。虽然萨林事后辩解说,她当时只是把公家和个人的信用卡用混了而已,并且事后也及时还了款,但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萨林还是被迫辞职。
相比之下,我们对官员无疑尚显“宽容”和“大度”。国家预防腐败局近日正式揭牌,据介绍,该局与其他反腐部门(纪检、监察、反贪)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其他三家着重于反贪腐,重在惩处;预防腐败局则重在预防,从源头反腐。在我看来,预防腐败只有不断加大当官的“难度系数”、“风险系数”,甚至要求其“一尘不染”,才能起到预防的真正效果,人民的幸福指数才会节节攀高! 吴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