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中原教育
3  4  
PDF 版
科普教育进校园
收获
教学中巧设“悬念”
“别具一格的国庆节”征文
郑州技师学院数控大赛拔头筹
创新引领教育,书香溢满校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收获

中原网  日期: 2007-09-20  来源: 郑州日报  
  做小记者

  快乐

  成长

  自信——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回想起第一次采访的时候,我紧张得都不知怎么开口。经过几年的锻炼,我变得勇敢了,能像真正的记者一样,自信地提出自己的问题!”郑世秋是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她告诉记者她已经做了三年的校园记者了。

  郑世秋说,参加郑州日报组织的采访活动,不仅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最重要的是锻炼了胆量,“和新加入的校园记者一起出去采访时,我比他们更大方,提出的问题也更有水平。”

  “是郑州日报丰富的采访活动锻炼、改变了我!” 回民一小的校园记者周怡杉说:“每次参加完采访活动,我总会把自己的感想写成文章投到报社,看到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心情非常激动,也激励我下次做得更好。”

  采访中,大多数校园记者都认为自信是他们几年来的最大收获。中原区桐淮小区小学大队辅导员赵剑告诉记者,校园记者们在采访中发现了兴趣,培养了特长,这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的人生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成长——给父母最大的安慰

  

  回民一小的校园记者王若男说:“通过校园记者活动的锻炼,我有很多收获,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她告诉记者,在采访中她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眼睛、用心观察社会,懂得理解别人的辛劳。“那次采访印刷厂工人后,我体会到了印刷厂工人的辛劳,更重要的是懂得了自己所用的书本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少有集体生活,父母常为他们安排一切,让他们多参加校园记者活动,能见多识广,提高动手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他们是非常有益的。”看到校园记者的不断成长,中原区外国语小学的教导处主任陈山岭倍感欣慰。

  “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为校园记者组织了大量丰富的采访活动,让孩子们提前接触了社会,也得到了锻炼。”回民一小的大队辅导员葛琦说:“看着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起来,变得更懂事,更有礼貌,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的确,孩子们能积极健康地成长是老师和家长们最大的期望。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赵红老师告诉记者,经过校园记者采访活动的锻炼,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这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很多家长反映,通过校园记者的角色锻炼,孩子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报记者 王 映 李 杨 文 丁友明 图

  “我们校园记者去过好多地方!参观过鸵鸟园、海洋馆、汽车4S店……”

  “我参观过110指挥中心,还采访过董浩叔叔,采访过印刷厂的叔叔阿姨……”

  “我参观过《快乐星球》摄制基地,还采访过全国武术冠军!”

  自2004年郑州日报校园记者站成立至今,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校园记者,谈起几年来的活动经历,校园记者们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正如现已升入中学的校园记者郭长欣回忆:“通过几年的外出采访锻炼,我不仅提高了社交能力和口才,还提高了写作水平。《郑州日报》给了我一个锻炼自我,走上社会的平台。”

  本报小记者采访国防科技学校三军仪仗队后合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