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中原教育
3  4  
PDF 版
科普教育进校园
收获
教学中巧设“悬念”
“别具一格的国庆节”征文
郑州技师学院数控大赛拔头筹
创新引领教育,书香溢满校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教学中巧设“悬念”

中原网  日期: 2007-09-20  来源: 郑州日报  
  历史课

  教学中巧设“悬念”

  说书每到故事情节的关键处,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听众的胃口。这种方法叫“悬念”设置。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

  设置悬念是导入新课的一个最有效手段。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时我讲到:《阿Q正传》说阿Q把庙里最值钱的物品——宣德炉偷出去卖掉。在今天据说一个宣德炉价值百万。你知道“宣德”是怎么回事吗?中国的瓷器是何时开始大规模出口的?以此导入新课能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设置悬念在课堂教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在讲《香港澳门的回归》时讲到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签署后可设置这样的悬念英国、葡萄牙把香港、澳门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思考答案得出本节课的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悬念设置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可使学生引起重视消除疲劳感。

  结束旧课时精心设置悬念让学生找出与上下课的相连点期待下一节课。如在讲完《香港澳门的回归》后我设问:“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合台湾地区吗?这样就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去预习下一节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总之巧妙设置悬念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贵在坚持重在积累。 陈敏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