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时,不断有欧洲商人历尽艰险到达东方。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了。他经陆路到达元大都,为官17年后,又从海路返回威尼斯,其《游记》极力渲染了中国富庶的物质文明,激起了欧洲人对于中国极大的好奇心。但在马可·波罗之后,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中西之间的陆路交通被切断,欧洲人不再有机会亲身体验马可·波罗所说的那个东方帝国。
“中国文化热”
到了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通过到中国的耶稣会教士,中国的知识和见闻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了欧洲。这些传教士认为中国历史是基督教的一支,其儒学与西方基督教有天然的吻合性,中国人虽然没有明确的基督教教义指导,但其所遵从的儒家道德为个人修养和社会管理所带来的益处一如基督教教义。他们不仅带回费了很大气力翻译的儒家经典,而且还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社会制度以及天文、医学、动植物学和文学等文献著作。这些经典文献一经面世,立即引发欧洲长达百年的“中国文化热”。
当时的欧洲教会甚至盛行以丝绸装饰教堂、制作教士法衣的风尚。欧洲的宫廷显贵也一时成为丝绸、香料、茶叶、漆器等东方奢侈品的重要消费者。据说茶叶最初传入欧洲时,曾被上流社会当成包治百病的良药,妇女们常用它来治偏头痛。在1650年时,英国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费用大约为5英镑,而1磅(0.45千克)茶叶的价值就高达10英镑。
中国瓷器也一直受到欧洲众多王侯的珍爱,被视为“东方的魔玻璃”,通常只有在王宫和贵族的客厅里才能看到。
此外,欧洲人在很多方面吸纳和模仿了中国的物质文明,如用中式花纹和龙、宝塔等图案装饰建筑物、家具,在园林设计方面还出现了欧洲化理解的“中国趣味”。后来,英国人甚至在伦敦西部皇家植物园里建造了一座十层中式宝塔;法国巴黎曾持续上演中国戏剧,并一度把中国当做歌舞升平、法律有度的典范之地;“太阳王”路易十四1700年1月7日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在法国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当时他竟身着中国服装、坐着八抬大轿出场。在北欧,中国式楼阁还一度成为瑞典国王赏赐王后的生日贺礼。
中国观转变之缘由
当启蒙觉醒的欧洲开始新一轮扩张、来华的耶稣会士被新教教士取代时,欧洲人的中国观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教士们用极具现实的眼光把中国描绘为羸弱、僵化、闭关自守、没有革新能力和个人自由、处于沉睡当中的庞然大物。
1793年,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携带英王信件出使中国、会见乾隆,他回去后向欧洲人描述了一个行将覆灭的自大帝国形象。马戛尔尼在接见一个红顶花翎的年轻鞑靼(指满清)贵族时,“这位爷”自豪地谈到了本朝的来历。按他的说法,皇上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直系后代,蒙元征服了中国,并统治了一个多世纪,后来被明朝推翻。当马戛尔尼告诉他们,欧洲人已放弃了弓而只用枪打仗时,他们显得十分吃惊。什么盛世,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马戛尔尼在出使日记中写道:“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中国人)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据说在1816年,正被关押的拿破仑说出了一句千古名句: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它将震惊世界!但接着他话锋一转,“既然它睡着了,那就让它继续睡吧!”
果然,他们没有等中国“醒来”,24年后,英国的舰队来到珠江口,炮轰广州城,鸦片战争爆发了。随后,欧美列强纷至沓来。
摘自《世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