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的官员“强按牛头喝水”,使得当地的环保局局长苦不堪言。管着他的上级哪得罪得起,环保局局长出于良知,出于为官伦理,出于责任心,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通报当地污染,只能给国家环保总局写匿名信。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还这样替下面的环保局局长吐苦水:目前,地方环保局的地位最为尴尬,他们中有很多人坚持原则,但往往是“挺得住的站不住”。
谁都清楚,环保局局长就是保护环境的,不保护环境或保护不住当地环境,那还要环保局局长干什么?环保局局长的职责岂不成了虚拟的?环保局局长做保护环境的分内事时,绝非是要给上级出难题,而是为了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加和谐。而某些官员给环保局局长出难题,甚至让他们去“摆平”上级环保部门,则是政绩观有问题,是为了求政绩而舍弃环境。那些政绩意识压倒环境意识的官员,不对环境保护作为,就要对他治下的环保局局长进行压制性的作为。如果想干事的环保局局长站都站不住了,那还谈什么挺得住?压力之下,一些人只有选择噤声。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经济学家用环境伦理告诉人们:人类必须实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学会在稀缺的自然资源的限制下生存。有关环境灾难的种种可怕说法,并不是用来吓唬人的。环境恶化的指标不时向人们发出警告,有些人只是视而不见而已。视而不见并不顶什么用,呑下苦果是早晚的事。
这政绩,那政绩,环境保护得好应是官员的一大政绩。生态环境出了大问题,经济发展得再快,也不能算是又好又快。这样的快背离了科学发展观,不利于老百姓的生存。从地方环保局的地位尴尬中可以看出,设立一套对官员的环境考核和问责制度非常必要。用制度管人管环境,谁出了大纰漏,就坚决追究谁的责任,可能最为有效。 罗金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