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被人们视为理想的化身 |
| 聂振弢(右)与胡觉照在凤凰卫视节目现场 |
|
核心提示
今年6月,陕西退休教授胡觉照上书教育部,认为诸葛亮的名作《出师表》宣扬了“愚忠”、“好战”思想,建议从中学课本中删除。日前,作家梅朝荣则著书称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的男人”,《出师表》暴露了其政治野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千百年来,上至官员下至黎民,不知有多少人被《出师表》感动着。否定《出师表》、“要把诸葛亮拉下神坛”的观点的提出,犹如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引发了一场席卷海内外的《出师表》去与留的大讨论。
于是,围绕着“该不该把《出师表》剔除出中学课本”的话题,香港著名传媒凤凰卫视专门录制了一期节目。将《出师表》誉为“南阳三宝”之一的南阳人则发起了一场《出师表》保卫战,南阳师范学院教授聂振弢等4位南阳人,自费乘飞机参加凤凰卫视的节目,与胡觉照进行了一场唇枪舌剑的激辩……
西安教授建议删除《出师表》
公元227年,诸葛亮上书刘禅请求北伐,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出师表》。《出师表》又称《前出师表》,收录于《三国志》卷三十五,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
诸葛亮当年也许做梦都不会想到,1700多年之后,有人指责他的这篇文章“影响恶劣”。
今年3月,一位叫胡觉照的人在博客上发表文章提出,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是错误之举,《出师表》宣扬了一种“愚忠”思想,有误导青少年之嫌,应撤出中学教材。
胡觉照今年65岁,退休前系西安市委党校历史学教授。今年6月,他写信给教育部称:多年来,诸葛亮的《出师表》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作为范文让学生学习,我以为这是不妥当的,应将其撤出,以华歆的《止战疏》代之。
公元230年,魏国大将军曹真欲南伐蜀汉,司徒华歆则上书奏请当朝皇帝曹睿息兵止战。胡觉照将华歆的表章称之为《止战疏》,他认为,这份奏章虽然鲜为人知,却是字字珠玑。
信中说,在《止战疏》中,华歆认为:战争是不得已时才发动的,不可轻启战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是“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文章提倡了民本思想和止戈为武的战争观。而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发动北伐的原因是,刘备曾“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所以诸葛亮要报恩,表现的是一种“愚忠”思想。
不过,对于《出师表》的文学价值,胡觉照也是赞誉有加,他在信中说:诸葛亮是个散文大家,所写的《出师表》文采飞扬。《出师表》仅有529个字,却备受推崇,大批爱国志士也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我激励,《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等观点是应当接受的。
胡觉照认为,文采好,不等于什么都好。《出师表》置民众陷于内战水火、迫切需要休养生息的愿望于不顾,置已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国家利益于不顾,只是从报答刘姓皇帝的隆恩出发,就要将蜀国民众再次拖入毫无胜利可能的内战之中,因为文采好就可以接受吗?北伐的实践证明诸葛亮缺乏军事谋略,更证明《出师表》的指导思想完全错了,这样的文章,值得追捧吗?
谈到用《止战疏》替换《出师表》的意义,胡觉照认为,《出师表》作为初三语文必修课文,对于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讲,容易形成“愚忠”、“好战”思想,这不符合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南阳发起《出师表》保卫战
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这在古城南阳几乎是妇孺皆知的事,南阳人已将此引以为荣了很多年。否定《出师表》的观点,在南阳引起了强烈反应,从官方到民间都行动起来,南阳人纷纷发表言论驳斥,有人形容南阳发起了一场《出师表》保卫战!
在华人圈中颇有影响的香港凤凰卫视惟一的一档大型谈话节目《一虎一席谈》,也参与了这场大讨论,在北京组织了一场“该不该把《出师表》剔除出中学课本”的辩论。
凤凰卫视邀请中国国际诸葛亮研究会会长李曰仁组织人员参加论辩。李曰仁也是南阳人,接到邀请后,他立即向南阳兴宛学校董事长王向芬通报了情况,希望家乡能派出学者参加论辩。
7月11日夜晚,王向芬获知这一消息后,认为事关重大,立即向南阳市副市长冯晓仙汇报。当晚,冯晓仙召集王向芬、南阳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玉君、南阳师范学院教授聂振弢、诸葛亮研究热心赞助者崔鉴平4人组团参加辩论。冯晓仙指出,这场辩论是关乎要不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大事,要维护“南阳四圣”之一的诸葛亮在群众中的崇高声誉。
7月13日,在节目录制现场,当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胡一虎请双方主辩手上场时,聂振弢表现出了谦谦君子风度,他主动上前握住胡觉照的手,两人牵手走上台,主持人笑称:“从未见过正反双方手拉手上台的。”
围绕着《出师表》的去留之争,两位教授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
胡觉照提出:诸葛亮缺乏民本思想,他发动北伐战争怀有个人梦想,是为了当皇帝,为了一己私利。对文学作品,首先应该看它的思想价值,看它思想上是否正确,其次才是艺术价值。如果思想是错误的,艺术价值越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出师表》是分裂主义的宣言书,以“愚忠”误导中学生,应将其撤出教材,还原历史,将诸葛亮拉下神坛!
对此,聂振弢反驳说,东汉末年战乱不已,此时,出于对“文景之治”,对建武、永平盛世的怀念,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向往,人心思汉,诸葛亮的“兴汉”思想符合人心,有不可替代的号召力,曹操当时只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能代汉而立,就是有力的证据。诸葛亮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集中反映了这种精神,千百年来,诸葛亮已上升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民族精神的代表、历史的楷模。今天,仍然需要弘扬这种民族精神,教育国民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否定民族精神和历史楷模是十分荒谬的!
双方的精彩辩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人们争相发言。节目播出时长原定为1小时,后来延长为2小时。
当日晚上,南阳市副市长冯晓仙赶赴北京,对聂振弢等人给予了热情鼓励。在网上、在新闻媒体上,南阳人纷纷热议这一话题,认为《出师表》是一篇古文华章,即使是从中学课本中剔除了,也不影响其价值和地位。
《出师表》去留之争
《出师表》是去是留?《止战疏》能否进入课本?这个话题一时间成为海内外议论的一大热点。
针对这个问题,日前,陕西省社科院长安文化研究中心召开学术研讨会。与会的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党治国认为,在势力强大的魏国没有主动进攻的情况下,《出师表》提出的‘战亦亡,不战亦亡’的命题是荒唐的,出师北伐是破坏和平的不智之举。《止战疏》提倡和平、休养生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更科学一些。从这个角度讲,选《止战疏》作课文比选《出师表》更合适。
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西北大学教授黄留珠则认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出师表》实际上是“宣战书”,用有争议的《出师表》做教材是不妥当的。但用《止战疏》也不合适,《止战疏》有“休养生息”和“止兵和谐”的思想,但文采略差。
胡觉照的博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下了70多万的点击量。一些网友认为,从战争与和平的角度看,《出师表》显然应让位于《止战疏》,多数网友则对胡觉照的观点予以“炮轰”。
网友清风邀月说:我在学生时代学过《出师表》,当时对诸葛亮的高风亮节非常感动,并没有感受到愚忠思想。人无完人,追求高风亮节是我们永远应该追求的。《出师表》必将继续感动后人,给人以文学美、人性美的享受。
网友低调为好认为:《出师表》是一篇不朽的文章,收入中学课本以弘扬其文学价值,甚好。至于其政治、军事价值,尽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怎能以一己之见而毙之?
网友淡泊一笑认为,照胡老这说法来考察天下文章,不仅古文,更多现代文乃至很多影视艺术作品都该封杀。
还有人怀疑胡觉照是在自我炒作,网友老鼠爱大米发出这样的疑问:这年头的一些所谓教授们都喜欢把中华民族的正面人物打倒作为他们研究的动机么?是不是反传统才能显出你们的与众不同来?
教育部语文科目修订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某个人对某篇文章的看法不会影响新课程标准的修订。目前,《出师表》依然收录在教材中。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想象的
今年60岁的聂振弢教授系南阳文化界名流,从事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研究多年,是中国国际诸葛亮研究会副会长。针对记者的提问, 聂教授认为,诸葛亮的忠不是愚忠,愚忠是盲目服从、没有独立思考的忠诚。诸葛亮对形势一直有清醒的认识,例如刘备出于义气为关羽报仇伐吴时,他曾极力劝阻。
诸葛亮毕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时家无余财,儿子、孙子相继战死沙场,这是一种怎样的高风亮节?
三国时期有那么多英雄豪杰,后人盖庙纪念的只有关羽和诸葛亮,诸葛亮妇孺皆知的程度超过了孔子。
至于作为南阳人,这样认识是不是带有地域感情色彩?我认为南阳作为诸葛亮的躬耕地,南阳人对诸葛亮十分敬仰,但诸葛亮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毫无希望的生物之群;有了英雄而不去珍惜、爱护的民族,则是可怜的奴隶之邦。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