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尉氏县出了个“老板村”
“速记奇人”速记四大名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尉氏县出了个“老板村”
一个村有600个老板
中原网  日期: 2007-10-11  来源: 郑州日报  
  老板们捐建的学校。
  老板盖的房子。
  核心提示

  尉氏县一个有600多户、2400多口人的贫困村,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达1200人,他们在郑州、深圳等地靠经销电子元件、翡翠、玉器脱贫致富,其中,近600人开办公司当上了老板,资产上千万的就有好几个,该村成为当地闻名的“老板村”,连续两年被评为开封市劳务输出先进村。

  

  曾经有人要饭的村庄

  

  开封的尉氏县和许昌的鄢陵县交界处有一条河叫康沟河,在这条河的北岸是尉氏县的南曹乡,而南曹乡紧邻河边的村庄叫马村。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河吃河。可马村老百姓不但没有得到康沟河的一点好处,反而深受其害。因为村庄所处地方地势低洼,只要遇到夏、秋汛期,河水立马泛滥,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常被淹没。村民们想吃到白面条、白面馒头只有逢年过节、来了客人和生病时,大人、孩子都是饿得面黄肌瘦。

  现任村支书、年近六旬的古荣花回忆说:“我们村人均1亩地多一点,1983年以前,老老少少就靠这一点地生活,每年人均收入只有300块钱,不少人家年年靠吃国家救济粮度日,不吃救济粮的人家也是吃不饱,买盐就靠鸡下的蛋。1974年以前,我们村还有人出去要饭,那日子真是没法提呀!当时想:这日子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是个头啊!”

  

  贫困逼迫村民走出去

  

  “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再也不能这样活了!”1978年,村民张建设对家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后,一人背着铺盖卷、揣着全家人多年的一点积蓄到开封摆地摊卖电子元件,不久又转战郑州二马路继续卖电子元件。当郑州二马路做电子元件买卖的人越来越多时,他又奔赴石家庄摆地摊经营电子元件。由于他经营得当又讲诚信,生意越做越大,资本积累越来越多,1983年他在石家庄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把家人和亲戚也带出去,现在在当地是赫赫有名的企业家。

  看到张建设敢吃“螃蟹”,并吃得“津津有味”,在家里靠土地生存的人也按捺不住向往幸福生活的心情。他们跟着张建设的路走,大多数都来郑州二马路摆地摊从事电子元件的买卖,后来进入中州商场。甄海昌就是其中之一。

  1988年之前,38岁的甄海昌在马村当村主任,因为生育5个子女,日子比有些人家过得更加艰难。他了解了张建设从事电子元件经营致富的情况后,1988年春节过后,他带着东拼西凑的6000元钱来到郑州二马路经营电子元件,几个月就站稳了脚跟,他辞去了村主任的职务,后来进入中州商场经营。不久中州商场的4楼被他代管。2005年,他把中州商场的生意交给女儿经营,靠积累的上千万资金买下了别人经营倒闭的郑州厨具市场,并又投资2000多万元对市场进行了改造,经过他的改造,现在郑州厨具呈现出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不仅如此,他现在还涉足手机配件经营。近20年来,他依靠自己赚的钱把5个子女都培养成为大学生,其中两个在北京工作。谈起他培养的5个大学生,甄经理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在采访甄海昌时,他谦虚地说:“我们村里做得最大的不是我,比我资本大的人有好几个,这要感谢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要感谢郑州这个大市场!想当初,郑州电子元件市场我们村人占了半壁江山,最近几年出来的年轻人比我们超前,有些在科技市场经营高科技产品。”目前,他正在筹款,准备把郑州厨具市场搞成中部地区规模最大、辐射面最广的国内一流厨具市场。

  马村走出来的老板们在积累财富后,把眼光放得更远了,他们已经步入高利润、高科技的经营领域。据村支书古荣花讲,他们村的秦秀成和甄根生兄弟4个现在都在郑州经营翡翠、珠宝,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甄根生的连锁店在全省发展到100多个。资产上千万的张建喜在深圳成立了专门生产VCD的公司;秦卫森带着一班人马在北京搞起了建筑……如今该村已有100多户迁到北京、石家庄、郑州、深圳等城市定居,有房又有车。记者前往采访时,马村70多名按捺不住“寂寞”的中年妇女又出发了,她们是去新疆摘棉花。

  “就这样,我们村形成了一个亲带亲、邻带邻、朋友带朋友的1200人的外出经商、打工大军。如果过年时候,我们村在外边的人把小轿车都开回来,能排三四里路长!”古支书自豪地说。

  

  每个老板都有曲折经历

  

  俗话说“财不露富”,采访中,马村的老板都不愿意讲出自己的资产多少。

  但据几个大老板分析,他们村大小600个老板中,资产在几十万元以上的有100多人,500万元以上的有10位,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有4位。他们的资产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也不是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一个曲折、艰辛的经历。

  除了甄海昌的曲折经历,刚刚从北京回郑的香港宝通实业公司大陆宝通真玉总部总经理秦秀成向记者详细讲述了他走到今天的曲折经历。1978年高中毕业的他没有考上大学,成为生产队的壮劳力,每天辛辛苦苦地在地里劳动,年底也拿不到分红,想吃白面馍也得等到过节,想娶老婆门都没有。

  1980年春天,他毅然从亲戚朋友家借了300元,背着行囊只身来到郑州学习钟表无线电维修。1982年学成回家,又借了30元钱购置了钟表无线电维修的简单工具,在家乡的集镇上摆地摊为人们修理收音机、钟表,每天可收入2元钱。除了吃饭,他用心地攒钱,后来开设了一个维修店。1987年是他人生转折的关键年,他大胆地贷款3万元,从上海、广州、烟台厂家进回黑白电视剧、双卡录音机、钟表在家乡从事钟表、家电经营,他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旺季有时一天营业额达到1万元,把供销社的生意都顶了。“这几年,为了生意,我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经常忙得连饭都吃不上。”回忆往日的艰辛秦秀成十分感慨。

  得知其他邻居在郑州卖电子元件挣钱不少,1992年,他带着8年积累的1万元资本来到郑州,在中州商场租赁柜台从事卫星天线及电视器材买卖。1997年又到郑州家电市场经营家用电器。随着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2004年通过他对深圳、广州、香港、北京、上海市场的考察,发现人们对翡翠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而当时全中国翡翠行业没有一个中国驰名品牌。他果断决定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资金注入香港宝通实业公司,成为其股东,他负责大陆市场宝通真玉翡翠品牌的发展。不到3年时间,他在大陆的宝通真玉连锁店已经发展到10多个省的80家,河南省就有40家。现在,他全家都定居郑州,大儿子在英国读生物学研究生,明年读博士,二儿子在空军19师后勤服役,女儿在郑州重点高中就读学习成绩很好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家里人承担种地任务

  

  马村在外打工的有1200人,成为老板户口迁走的有100多人,村里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妇女、小孩子,那么村里的土地怎么办?是不是都荒芜了?

  古荣花深有感触地说:“是啊,能踢能打的人基本都出去了,村里现在办个红白喜事找端盘子的人都困难。为了确保在家里老弱病残的安全,每到冬天夜里,我们村干部都轮流值班巡逻,防止发生意外事情。但我们村没有一点荒地,都有人种。”

  据她介绍,举家迁走的人家把土地交给村里了,出去打工的人把土地给了留守在家的人员,让他们依靠机械化集约化经营,条件是每年给他们300斤小麦。她举例说,村民乔新社在家里有4口人,承包了21亩地;村民范军田在家4口人,承包了22亩地。现在粮食价格不断上涨,种地国家还有补贴,这些在家种地的人,人均年收入也在4000多元以上。

  

  致富不忘家乡公益事业

  

  马村走出来的这些老板们,不但为国家和经商地创造了许多税收、自己积累了财富,他们还念念不忘家乡的发展建设,只要家乡有要求,他们都有求必应。

  村支书告诉记者,他们村的小学建筑面积720平方米,是1996年在外人员集资3.3万元,村里从提留款拿出21万元盖的。“那时候,他们都刚出去,资本小,所以集资少。今年省政府要求村村通公路,我们几个村民代表去郑州找我们村的老板们捐款修路,他们都很热情积极,一下子就捐款14万元,其中秦秀成捐款3万元甄海昌捐款2万元,加上国家的投资,将近2公里的水泥路很快就修成了。集资款还有2万元没有用,在郑州放着呢!”古荣花脸上泛出得意的微笑。

  去年,村里有一个贫困户患了癌症急需手术,家里拿不出昂贵的医疗费。万般无奈的病人家属就去找在郑州的老板们,老板们得知乡亲遇到困难,二话没说纷纷解囊相助,集资10万元给乡亲做手术,保住了乡亲的生命。采访中,在郑州市的马村老板都这样说:“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家乡办事儿不容易,只要家乡人和村里有困难,我们不会袖手旁观的,因为是家乡的水和地养育了我们。”

  古荣花介绍说,在外的老板们已经向她提议,要集资在家乡建一个敬老院,让家乡的老人安享晚年。

  分手时,古荣花欣慰地说:“如今,只要一听说俺村有啥事儿,这些在外经商的人员都会毫不犹豫地汇资金回来,有了这些资金,我这个‘老板村’的村支书的工作好干多啦……”

  本报记者 赵国锋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