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北京高中课改能否摆脱高考魔咒
“读研不值论”透露的信号
二线城市助推经济增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二线城市助推经济增长

中原网  日期: 2007-10-25  来源: 郑州日报  
  如果要选一座城市代表一个国家,它们不会是一号种子;各式各样的城市排行榜中,它们也占据不了头名,那是留给北京和上海的;它们是斜刺里杀出的黑马,用自己的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它们带着谦卑的姿态,向资本和人才敞开怀抱;它们努力成为中国的芝加哥、夏威夷、班加罗尔;它们努力在全球城市的版图中找寻自己的坐标,它们是“二线城市”。

  

  钱向它们飞去

  

  在中国内陆深处,浓雾环绕的山城重庆正充满着雄心壮志。来访者被它增长的范围和速度所惊讶:购物广场、高速公路和林立的摩天大楼。造价2亿美元的大剧院正在建造之中……

  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7年7月28日那天发表的文章,题目是“中国的芝加哥”。

  无独有偶,中国的另外一个城市大连也登上了《华尔街日报》:美国芯片业巨头英特尔公司在大连投资兴建的芯片厂破土动工了。这家工厂总投资25亿美元,计划雇佣1200名员工。这是英特尔首次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兴建如此大规模的芯片厂。世界经济论坛2007夏季年会刚刚在大连落下帷幕,这次会议是该论坛在瑞士达沃斯大本营之外举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聚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商界领袖出席了这次为期三天的会议。

  这些城市无疑有着一些相似的因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飞快的发展速度,不那么拥堵的交通,更加优惠的政策,也许还有清新的空气,这些因素都对更多的人和企业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近几年来,大多数外企不再选择上海、北京和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投资建厂,而倾向诸如重庆、武汉、宁波、大连和沈阳等“二线城市”。

  在南京投资建厂的全球最大的化工业巴斯夫公司总裁汉布雷希特就坦言,南京和上海两地地价和劳动力价格差异明显,而且在南京同样可以享有在沿海建厂的所有便利。

  最近在大连投资建厂的Inter公司表示,他们考虑过一线城市,但像大连这样的二线城市也有它们的优势。比如,当地的大专院校将保证他们能源源不断地找到所需的人才,在一个城市外资公司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员工频繁跳槽的风险也相对较低。而且,这里的政府官员也很有头脑,精力充沛。

  

  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

  

  新加坡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尚达曼认为,中国的许多二线城市,甚至一些三线城市会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支柱。

  尚达曼表示,一线城市已经面临拥有太多海内外企业以致形成拥挤的现象,企业也必须面对更严峻的竞争,反观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则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而这些二、三线城市已经开始越来越有吸引力,环境的改善,人才的聚集及高消耗量和配合政府所建立的完善设施与快捷的高速公路,都加快了二线城市的发展。因此,尚达曼指出,新加坡国人应该运用关系网络来进军这些城市。

  城市的发展也在吸引已经迁移到东部或更远的地方的人回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31岁的韵昭女士就职于重庆一间大型的保险公司,在多伦多读完书并取得加拿大“绿卡”后又回到重庆。当别人问她为什么选择回到重庆时,她直言不讳:“这里比国外机会多。”

  世界银行的一位官员表示,中国的一些中等城市具有令人吃惊的市场竞争能力,许多城市的工业生产总值中有75%来自私营企业,只有25%左右来自国有企业,这一水平已经很接近欧洲、美国等国家的发达地区。中国的中等城市越来越具有活力,他们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供应链,致力于建设透明的政府服务体系,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线城市也面临挑战

  

  虽然这些城市的劳动成本比北京、上海低,但它们不能永远依赖这种优势。因为中国有些城市的成本更低,而缅甸、柬埔寨等国的成本甚至比整个中国都还要低。

  也有人提出质疑:英国《卫报》近日刊载了一篇评论文章对中国城市的发展现状用“1000个雷同城市构成的国家”来形容,对现代中国的建筑景观作了极其尖锐的批评。

  “老房子让位于居民楼、办公楼和高速公路,历史古迹也遭到大面积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街道、水泥广场,以及巨大的四四方方的建筑物。”

  报道引用一个中国官员的话说:“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都千篇一律。这情形有点像1000座外观一模一样的城市。”这些“愚蠢的行为”是地方官员的失误,他们“完全不懂得文化遗产的价值”。

  无论如何,一切都在向前走,就像大连市市长夏德仁所说的,我们必须不断向前走,毕竟中国有那么多的城市。

  据《中国青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