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北京高中课改能否摆脱高考魔咒
“读研不值论”透露的信号
二线城市助推经济增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读研不值论”透露的信号

中原网  日期: 2007-10-25  来源: 郑州日报  
  2006年11月29日,研究生在了解一家单位的招聘情况。当日,“2007年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在北京农展馆举行。近800家单位共提供1.7万个就业岗位。据统计,这次供需见面会共有3万多名研究生前来寻找工作。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2008年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上百万的青年即将投入到考研大军中。然而,与前辈们唯恐考不上的忐忑心情相比,他们的内心更多了一份茫然与无措。

  一笔账在每个考研者的内心盘算着:读研,值还是不值?从功利化的角度来看,读研的“投入产出比”无疑已大不如前。因此不难想象,青年们在选择读研时该是如何的彷徨了。

  

  “读研不值论”泛起

  

  “读研?还是现实一点吧!”浙江工业大学应届毕业生小金叹了口气说,念完研究生后还不是要找工作?现在的单位更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而不是看你的学历有多高。

  在一些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中,弥漫着这样的声音。尽管考研者还是一批批前赴后继,但其身影已日渐孤单。中国青年报联合新浪网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2.9%的人认为现在读硕士研究生不值。此项调查共有7730人参与,其中在读或已毕业研究生4865人。

  在在读研究生中,后悔读研的人不在少数。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位硕士研究生说,读研有点得不偿失。读吧,得到的不过是并不精深的知识还有一张文凭,失去的则是青春,还有大量的求职机会。“早知研究生就业也这么难,还不如当初本科毕业就去工作。”他说。

  而社会舆论也让研究生们垂头丧气。“找不到工作,才去读研的呗”;“学历越来越高,素质越来越低”;“读研,真是浪费钱哦”……读研者,在人前似乎已难抬起头来。

  读研不值论,在一些寒门学子中,得到了最多的响应。近年来,由于研究生学费的迅速蹿高,致使读研成本进一步提升,从而阻断了相当一部分寒门学子的读研之心,让他们不得不直接走上社会谋生。

  

  “不值论”透露的信号

  

  细察“读研不值论”,可以发现其透露出三个明显的信号:一是研究生也面临就业的难题,研究生找工作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二是研究生教学质量滑坡,致使学生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三是研究生收费改革后,研究生面临高额学费的压力。

  当前,我国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以广东省为例,2006年年底,该省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4.37%,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25%,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生,甚至专科生。

  专家认为,研究生所学非社会所需,是导致当前研究生结构性过剩的症结所在。而研究生就业难,又促使了“读研不值论”的流传。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研究生还远没有过剩。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近3000万人,研究型人才总体上依然十分缺乏。

  其次,“读研不值论”还透露出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滑坡。近年来,随着研究生连年扩招,一些高校的软硬件条件早已不堪重负,由此出现了一个导师带几十个研究生,一些研究生一年碰不上导师一面的奇怪现象。在此环境下,研究生的素质出现滑坡也就在所难免了。

  读研不值论,还涉及一个纯经济上的计算。研究生收费改革后,一些学校开始收取高额的入学费,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读研更不划算了。对于渴望借读研来改变命运的贫困大学生来说,三年3万多元的研究生学费,无疑会让他们望而却步。

  

  研究生教育应回归本位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给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专门性人才。然而,在研究生教育极尽功利化的今天,这一目标已显得异常遥远。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曾表示,许多高校对教学的忽略程度令人难以置信。这些高校纷纷大兴土木,建造豪华校园,而对教学与科研的投入则非常吝啬。由于一些高校对最核心的教学工作置之不理,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越来越远离社会的需要。

  有评论者指出,“功利化,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最大弊端。”的确,在研究生教育跳出学术本身,过多地向世俗及金钱靠拢时,已偏离了其教育本身的目标。

  于是,当一些高校还在迷恋其庞大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时,市场已经发出了纠偏信号:研究生就业越来越难;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幅开始出现回落,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比上年增幅不到1%。这与2001年以来研究生报考人数每年20%左右的增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读研不值论”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对于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来说,这些市场信号无疑清晰而又强烈:在产业化道路上不顾一切、高歌猛进的研究生教育,到了需要针对市场作出调整的时候了。如何针对市场需要培养人才?是否应该坚持研究生教育的精英化原则?如何保障寒门子弟读研的权利?这是“读研不值论”者给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者们提出的必须正视的课题。

  对于正在读研或即将读研的学生们来说,弄清为什么读研无疑是最重要的。在“学历崇拜”已经被淡化的今天,高学历即能高枕无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还把读研当做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则不读也罢,否则既浪费青春,也浪费金钱。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