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86种客运和健身新图标“上岗”
保暖内衣 假冒发热内衣卖
北京:先验房后付款
广东:规范自驾游景区服务
天价油价将向何处去
出门需要“走路证”吗?
强制排污企业 公开忏悔不是虐政
财政拨款也吃回扣
一个公厕为何落了24人的户口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一个公厕为何落了24人的户口

中原网  日期: 2007-11-02  来源: 郑州日报  
  一座公厕的门牌号居然落了24个人的户口,别以为这是说大话。那是什么让这么多的人“觅香”而来呢?全因为公厕建在一座优质小学的旁边。为了让孩子上到好的学校,家长们也是抓破了脑袋。这是昆明市副市长梁晓谷讲的一个案例,而这个案例就发生在昆明。

  不可否认,人人都想上名校,但名校资源是有限的,一个地方,也就有那么一两座“名校”,更多的学校是“普通”学校。“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别在于:教学质量有优劣之分,升学率有多少之别。而差别的背后,是教育投入的严重不平衡。长期以来,更多的资金、师资等投入,倾向于“重点”学校,而更多的普通学校,根本没有投入或仅能分到很少的投入,这加剧了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无论是教学硬件还是软件,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家长们不惜耗尽心力,挤破脑袋,捧着“条子”、“票子”到处拉关系,没有“票子”、“条子”的,就想法弄个当地“户口”,为孩子进好学校创造“条件”,如此一来,公厕成为“香饽饽”也就不难理解。

  公厕成“公宅”是教育资源不平衡产下的“怪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不得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导致校际差异过大,结果产生了严重的择校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就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好学校上,而应该加大对更多的普通学校的硬、软件投入。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校际差异过大的情况下,政府在资金、师资等方面应该向更多的普通学校倾斜,缩小好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差异。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年、几十年,但只要对所有的学校一视同仁,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学校就有可能都变成“好学校”,择校之风也就会戛然而止,而将公厕当作家庭住址、户口落在公厕的笑话也就不会再出现。         池 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