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故宫游览时,或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在皇帝寝宫的门楼上,悬挂着一块“紫气东来”的牌匾。何谓“紫气东来”,为什么要挂这样的牌匾呢?相传在2700多年前的周代,在函谷关当官的一个姓尹名喜、字公度的人,有一天登楼远望,忽见东边天上雾气缭绕,缓缓向西而来。尹喜兴奋地对同僚们说:“此乃紫气而生,有运而来,吉祥之兆也。”时间不长,果然老子(即老聃,楚国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由此经过。老子看尹喜管理有方,就授以《道德经》五千言教他,随其流传民间。《道德经》中包含着许多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如正与奇、祸与福、荣与辱、难与易等等,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尹喜听其教诲后非常高兴。不久就与同僚们不辞而别,与老子一同逍遥西去。后经道教加以神化,称尹喜为“无上真人”、“文始先生”。唐代诗人杜甫“东来紫气满函关”的诗句就是指的此事。意思是说,人有祸福之兮,天有不测风云;只要常观天之云气,就可预知吉凶。这种说法当然是一种迷信,但是封建帝王将相却都笃信“惟天降命”的信条,所以皇帝就把“紫气东来”这句“名言”,悬挂在自己的寝宫,以期吉祥、好运常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