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餐饮休闲
3  4  
PDF 版
多色酒吧 精彩演绎
扬州煮干丝
餐桌上 蛋炒饭的百变吃法
活色生香的原创御碗酒
柳絮儿
高汤并非高营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时令吃食——
柳絮儿

中原网  日期: 2007-11-16  来源: 郑州日报  
  

  

  

  

  

  

  

  

  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习俗,所以,青青柳树,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美好的想象;缕缕柳丝,曾牵惹了人们无限的情思。古往今来,咏柳者有之,以柳思人者有之:“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元稹《生春二十首》)“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郑谷《柳》)“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钱拂平桥。”(温庭筠《杨柳枝》)

  这种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的“情人柳”、“相思柳”,其实还是一种很好的食物。有人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记述:“春初,大地更新,柳吐嫩芽,如烟如雾,近取之则两叶夹一小子儿,取而焯之,用来与白豆腐相拌,略加油盐,则苦香尤甜。”在中原地区,人们历来就有春天食柳的习惯。

  柳树是一种极易成活的树。也正因为此,在郑州地区,柳树是随处可见。给人印象最深的可能要数金水河边的柳树了,每当春风浩荡之际,金水河畔满眼都是“万条垂下绿丝绦”、“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景象。在离郑州市区不远的黄河岸边,那里更是柳的世界、柳的海洋。现在年龄稍大的人提起吃柳絮儿来,思绪万千,滔滔不绝:在生活困难时期,为了填饱肚子,家中常用柳絮儿制成“人造肉”作填腹之物。柳絮儿可以说是灾荒年人们的一个创造。每年春天,当其它树木还是一片干枯的时候,柳枝就变柔了,变青了,继而长出了鹅黄色的小芽芽。这时候,就会有三三两两的人们前来采摘。

  “柳絮儿”是郑州人独特的叫法,它实际上指的是柳树初生的嫩芽,芽间有一些穗状的小花,颜色淡绿微黄,其它地方的人习惯称为“柳芽儿”。

  柳絮儿的吃法有很多种。其一:凉拌柳絮儿。做法是将焯透并浸泡好的柳絮儿捞出,挤出水分,淋以香油,放入蒜泥、食盐等,拌匀,即可食用。其二:蒸蒸菜。做法是将浸泡过的柳絮儿拌上面粉,摊在锅里的笼箅上,大火蒸,一会儿的工夫,一股诱人的香气就冒出来了。揭锅后放凉,加入蒜泥、香油、食盐等,就可以享用了。其三:做柳絮儿包子。一般的做法是把肥猪肉炸过油之后剩下的焦油渣,和着柳絮儿剁碎,加入各种调料,蒸出香香的半荤半素包子,又香有顶饥。

  柳絮儿不但可以充饥,还可以治病,能泼火去热,还能治感冒,据说当初阿司匹林就是从这里提炼出来的。

  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再也不需要用柳絮儿来充饥了,但到了春天,人们依然会想起它,依然会买些回来,重温一下过去的“柳絮儿情”。

  时鹏飞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