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穴居人家
流血的仕途
郑县妇女会
百家讲坛
《一个人的岁月》
绝望怀胎希望
二七区17个城中村名称的由来(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百家讲坛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1  来源: 郑州日报  
  阎崇年真到沈阳来讲学了,下榻这家饭店。饭店从上到下都认为豪华客房主顾来也。一切服务“总统套房”级,到结账时,接待阎崇年者喜出望外:饭店老总埋单。

  阎崇年多次遇到这类极不寻常的“寻常故事”。有一次,他到南亚一个国家讲演,相邻国家的观众闻讯坐飞机赶来,住在五星级宾馆里,为什么?只是为了要个阎先生签名!北京有位著名的医学专家,喜欢阎崇年的节目,进而喜欢阎崇年这个专家,关心阎崇年的健康。一定要拉阎老师去查体,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警惕的事儿?需要不需要用点儿保健方法,让老先生更加青春焕发?

  多年枯坐书斋的书生阎崇年成了“腕儿”,成了“明星”。

  “我很高兴做学术明星”

  近来人们对“明星”学者多有微词。似乎学者成了明星就是不务正业,而明星就不该有学问。这算什么逻辑?

  “明星”学者应对这类话语时也躲躲闪闪,似乎一跟“明星”沾上边,就不大光彩,回答记者们提问时,经常说“我主要还是在大学教学啊。”诸如此类。

  想不到阎崇年面对“明星”问题,慷慨陈词!

  济南签售前的记者见面会上,有记者问:“阎老师,您怎么看待被称作‘学术明星’?”

  阎崇年笑吟吟地回答:“我很感谢大家称我是‘学术明星’。我认为这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褒奖,是对我多年研究工作的肯定。体育有明星,唱歌有明星,我们研究几十年学问,做个星还不行吗?老百姓追捧学术明星,总比追麻将强!”

  好厉害的老爷子!

  阎崇年还有句名言:“我藏在书斋五十年,出来晒两年太阳,不行吗?”

  理直气壮!

  阎崇年研究清史五十余年,真是皓首穷经!老了老了,突然红了,成星了,不行吗?几岁娃娃演电视剧能成星,十几岁娃娃当神童作家能成星,七十岁老历史学家凭什么不能成星?

  阎崇年老师签售时,我一直跟阎崇年夫人解志红坐在一边,乐呵呵地边看边聊。阎老师既然是我请来的,我全程地陪理所应当。而阎老师好几次很不过意地过来要求我离开,我说:我就乐意在这儿呆着!

  山东记者跟我熟,见我来了,跑来采访:“马老师,您怎么来了?”

  我回答:“我也是阎老师的粉丝啊。”

  阎崇年的粉丝有个特殊称呼叫“年糕”。

  这是百家讲坛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就像著名的歌星一样,好多主讲人都有“粉丝”。易中天的粉丝叫“易粉”或“乙醚”;于丹的粉丝叫“鱼丸”;王立群的粉丝叫“群众”。粉丝们还在网上建立以主讲人命名的“吧”。

  阎崇年在北京签名售书,排队的读者,最年长的八十岁,最年幼的九岁。男女几乎各占一半儿。阎崇年自己解释是:“男士喜欢看清宫的政权斗争;女士喜欢看清宫的后宫故事。”其实,我觉得,不管男女,都是在铺天盖地的“戏说”之后,想听听“正说”。在图书市场上,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也卖得很火,还出现各种盗版。

  “两大好处”和“一个观众”

  “文革”后,刚开始拨乱反正,工作组到阎崇年所在单位,让大家讲“文革”的坏处。阎崇年却说:“文革有两大好处。”

  工作组警觉起来:怎么,竟然有人敢顶风而上唱反调?难道这文质彬彬的老先生居然是“三种人”?

  阎崇年说:我在“文革”中有两大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那时,有人造反,有人保皇,我什么也不是,逍遥。十年时间,外边不管怎么打,怎么闹。我躲在图书馆看书。后来百家讲坛讲经典,阎先生讲《大学》时,还把这件事作为“己和”的例子来讲。

  第二个收获是:那时,没人好好上班,没人管打卡,没人管我到哪儿去。我一直想好好琢磨琢磨大运河这条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可我不是“红卫兵”,不能坐免费火车,就骑个自行车,沿着大运河,从北京一直骑到杭州!一路上考察风土人情,骑自行车反而考察得更细。多少年想考察大运河的愿望,没想到“文革”给成全了。

  工作组的人一听,放心了,原来不是什么“三种人”,只不过是老书呆子的两件小事。

  这两件小事对阎崇年却绝对不是小事。

  别人荒废十年光阴,他白捡十年光阴!

  别人文斗武斗互相斗,他和文史资料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