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上善若水包容心
你让“阿Q”又如何
《中国钢琴神话李云迪》
连 载
两个女孩
为“珠穆朗玛峰”正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上善若水包容心
舒安娜
中原网  日期: 2007-11-26  来源: 郑州日报  
  “上善若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推崇的“水之美”人生哲学思想。老子在他的《道德经》第八章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用“水”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事物,揭示了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用今天的白话文翻译这段话,则是说:怀有崇高善行的人,应当具有水一样的美德。水,滋养万物生命而从不与万物争利,却还永远不占据高位,宁愿处在人们所厌恶的卑下之地,藏污纳垢,包容一切。所以它的品行接近于道的境界了。人们居住要像水一样,善于选择地方,顺应自然;心胸要像水一样,容纳百川,深默静远;与人交往,要像水一样仁慈厚道,顺和宁静;言谈话语要如水一般,信守诺言,质朴纯真;治理国家要像水一样,从善如流,和谐融洽;立身处事要像水一样,善于发挥才能,顺应潮流;行动要像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及时而动。只有与世无争,与物无争,那就是安然无患,没有怨尤了。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争利。“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情,水就永不推辞默默地去做。而却永远不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所以,古人又有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写了一副对联,作为人生修为的目标:“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水,集中了人生修行的一切行为准则。从古至今,以水为榜样的圣君名臣不在少数。东汉时尚书郑崇对汉哀帝所说的“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更是千古流传的名言,并常常为历朝历代以事人主的大臣们所引用。

  作为现代社会的为官者,在其从政的岁月中,可曾想过去学习水的品格、水的精神?可曾想过学习水润泽万物、虚怀若谷,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对于从政为官的人来讲,因为其所从事的工作关系着百姓的利益、所拥有的权力影响着决策的对错,所以更需要具备水一样的情怀和品行,去为天下的百姓谋求福祉、奉献爱心,去为国家的事业殚精竭虑、筹划未来。但是不能不承认,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为官者却心胸狭窄,小肚鸡肠。不得患得,即得患失。在工作中,可以做到宽容别人的缺点,却不能做到包容别人的优点。可以欣然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唯唯诺诺,乞讨官职,却不愿看到别人在自己面前显示能力和水平,堂堂正正地发展自己,甚至想方设法诋毁别人,以满足自己阴暗丑陋的心理。中国古代哲学著作《礼记》中,孔子有一句话说:“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及色也。”揭示了人心的幽深晦暗而又极其狭窄的人性弱点。每个人,很多时候都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皆出于人心的幽深晦暗。因为“人心最难容忍的,不是别人的缺点,而是别人的优点。”这是人性的弱点。因而,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张扬人性中的“美”的一面,克服人性中“恶”的一面,学习水的境界,水的胸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果自己小肚鸡肠,那就有可能每天都眼睁睁地看着千帆万木从身边穿行而过,同时又会被千帆万木所日日煎熬。煎熬日久,自己则会变成沉舟和病树,患得患失,最终会失去所有。大浪淘沙,最终会因自己的狭窄心胸而被时代所抛弃。

  在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如果我们能做到像水那样,容纳百川,静默深远,能容,能大,那就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倘若能做一个像水一样的人,拥有水一样的心,那就是至善至美了。

  水,无私谦退的境界,是人类永远学习的楷模!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