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会喝水到关注饮食健康
“你会喝水吗?”突然听到汪阿姨问这个问题,记者有点发懵。她笑着说:“喝水是最简单的事儿,可不一定人人都会,许多病都与喝水少和不会喝水有关系,我也是几年前才学会喝水。”她说,原来自己和家人总是在口渴的时候才急匆匆地喝水,而科学的饮水观念是不管渴不渴,人每天都需要定时定量饮水,并且要饮用不与空气发生氧化、在自然状态下冷却的开水。另外,她还在课堂上告诉大家,放鸡蛋小头朝下,大头朝上,这样才能更保鲜。
汪阿姨介绍自己10年前曾在我市一家商业单位工作,后来企业破产,她离开了工作岗位。为了开始新生活,人到中年的她想得先把身体养得棒棒的。于是便订了一些健康养生之类的报刊。随后她又报名参加了营养师培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班。
如愿当上社区科普志愿者
今年8月中旬的一天,汪汉莲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市科协招聘社区科普志愿者,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考试。当天的考试,让每位应聘者试讲10分钟的饮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汪阿姨笑着回忆说:“我试讲的内容是教大家如何辨认面山药和菜山药,另外还教大家做两道家常明目菜,没想到竟一下子激起了台下评委和观众的兴趣。讲完后,在评委的微笑中,我感觉‘我考过关了’。果然,9月上旬,我顺利接到了录取通知书。”
汪阿姨讲的“饮食与健康”课,安排在每周三上午9点至10点半。她说,登上讲台,才认识到当老师不容易,真正理解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因为学员们都有教材,并且大多是中老年人,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如果光捧着书本念,根本不能调动学习兴趣。
所以每临开讲前一周,她总是处在备战状态,每天晚上备课到很晚才睡。为了搜集到更多的教课材料,她不仅翻阅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报纸杂志,还时常在互联网上搜寻相关知识。备一节课,往往至少要准备七八页内容。
“你知道怎样喝水更健康?你知道怎样放鸡蛋保鲜期更长?”认识汪汉莲阿姨,是两天前在三棉社区科普大学的课堂上,听这位51岁的社区科普志愿者绘声绘色地讲解饮食与健康知识。在社区大叔大妈们阵阵掌声中,汪汉莲提出了自己的希望:“我市现在已经有50多所社区科普大学,条件都很好,希望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能到家门口的大学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