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4  
PDF 版
被咬的尴尬
爱情本命年
谁是文学的敌人
图片说明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三长两短
张鸿远
红幡涅 
春天从一棵草开始 (外三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影视谈
红幡涅 
彭 力
中原网  日期: 2007-12-06  来源: 郑州日报  
  自唐代以来,扬州一带每年的二月十二为花朝节,每到节日可见到家前屋后的花枝上扎系着红布幡,如今已经衍变成红布条,新绿初绽与点点红色相映生辉。电视剧《红幡》中红幡的寓意更加丰厚,它包含的不仅有青春、爱情,还有民族大义前的血性和牺牲。

  1937年,上海滩风雨飘摇、内忧外患、龙蛇混杂。黑帮老大之女袁静如坐着花轿,在悠扬欢快的江南民乐声中,急嫁上海船王张家,渴望与自己倾慕的张家少爷张子卿结为连理。没想到不见了新郎,随后见到的竟是子卿的替身——西塘孤儿李汉昌。子卿和汉昌本是从小失散的孪生兄弟,子卿为理想舍弃舒适的生活投身抗日地下工作,汉昌以其在贫苦生活中养成的坚韧个性为子卿守护着父母和家族产业。在生活的磨难中静如和汉昌彼此相爱。其后,子卿在一次抗日活动中牺牲,汉昌也随即走上抗日前线。临行前,他与静如惜别:如果听到我的死讯,一定要为我竖起一面白幡,以纪念我们之间的爱情;如果我还活着,等我打完鬼子,一定会回来找你,你只要竖起一面红幡,不论你人在哪里,我就一定可以找到你!

  举红幡一段是汉昌的升华,也是子卿精神的延续。如果说子卿因大义舍弃自己年轻而优秀的生命令人痛惜,汉昌义大于情像一段青春骊歌;那么片中许多平凡善良的人在民族大义下表现出的气节亦令人动容。张家老太太个性刚烈,为抗日不仅捐出了巨款,还献出了5位亲人。淞沪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上海,为了使张家的船只不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张老太太忍痛看着日本人杀害了曾经懦弱现在却倔强得让她骄傲的二儿子,并亲手打死为虎作伥的汉奸大儿子,她为他合上眼睛,一字一句泣血道:“锦臣,妈不能再惯你了,你走得太远了!是妈带你到这个世界上来,今天妈要带你回去。”说完,自己也吐血而死。老演员郑振瑶的这段表演颇见功力,令人震撼。静如和父亲一身重孝护送亲人的灵柩返回老家西塘。乌篷船上,静如等挺身肃立,穿过西塘桥头,白衣白幡飘飘,如泣如诉。岁月荏苒,斗换星移,抗战胜利后的汉昌回到久别的西塘桥头,映入眼帘的是西塘漫山遍野飘动的红幡。那是静如火热的爱情,也仿佛是经过抗战洗礼人们的涅 和新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