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城市表情
3  4  
PDF 版
幸福的
爱情本命年
爱情卧底
在美购买二手车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温暖
二胡悠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温暖

中原网  日期: 2007-12-07  来源: 郑州日报  
  王奉国

  我刚回到家,周厂长就跑到我家来了,和我商量为职工买辆专车的事。我当场就把那个周厂长给训了一通,我说,厂是我投资的,不用你们的钱,你们当然不心疼,买不买我自有主张,不要你来跟着他们瞎忽悠我。

  周厂长被我训走后,我母亲来到了我身边,说,孩子,你们厂的事我管不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听吧!母亲说,这个故事也是和车有关的。就这样,母亲给我讲了下面的故事。

  在上世纪70年代初,母亲到离家很远的一个小镇的水泥厂去上班,那个时候的交通很不方便,没有公交车,加上母亲又不会骑自行车,到了周末休班,她就只好步行回家。有次,母亲回家,半路上,有辆吉普车停在了我母亲跟前,原来是水泥厂的张书记。张书记那天坐车到县城办点事,正巧看到母亲在路上走,就把车停了下来,问母亲干什么去?母亲说回家。张书记忙让母亲上他的车。就这样,张书记把母亲送到村口,才去县城办事。在路上,张书记通过母亲了解到,厂里还有好几个女工人也是步行回家,有时候路上还不安全。张书记听了后,很久没有说话。母亲当时吓坏了,还以为张书记生气了呢!母亲忙向张书记道歉,说对不起,张书记,我不应该给你说这些。张书记叹了口气说,说对不起的该是我啊!是我对不起大家,我这个书记做得很不合格啊!

  到了下个周末,厂车间主任就下了一个通知,让周末回家的都到厂办公楼去集合。原来,张书记决定到周末要用自己的车去送她们。当时,那些听到这个消息的女工人别提多高兴了。当然人也不太多,毕竟当时厂子的规模还很小,当时一个小吉普车里加上司机坐五个人。那时候好路不太多,有的就只好把她们送到村口,车就没法开进村了。母亲说,那个司机小宋每送一个女工人,都从车里下来,站在村口,要亲眼看着女工人走进村里才放心开车离去。母亲很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你每次都要望着我们进村里才肯上车?小宋说,这是张书记亲口交代的,要目送每一位女工人进了村里,才可以放心离开。母亲听完这话,眼睛当场就湿润了

  母亲感叹说,孩子!你知道吗?当年我们就是活在这种温暖里,这是目光的温暖,是一种爱的关怀。这温暖让我感动了一辈子,受用了一辈子。在什么时候我想到这个事,就不会冷。

  我听完母亲讲的故事,久久地沉思,是啊!想想当年的老领导老前辈,我们都变得自私自利,我们少了他们身上的一种东西,这个东西就是爱心。我拿起电话,告诉周厂长,买车的事,我们明天开会研究。

  放下电话,我看到母亲正在微笑地看着我。

  图/豌 豆

  目光里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