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城市表情
3  4  
PDF 版
幸福的
爱情本命年
爱情卧底
在美购买二手车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温暖
二胡悠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中原网  日期: 2007-12-07  来源: 郑州日报  
  王立群没见过面的爷爷,比贫下中农多积攒了一些地。

  几十年前几亩地,决定一个优秀小学生不能进好中学。

  王立群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是用旧报纸糊的,里面有张油印的录取通知书:开封市新新中学,是家民办中学。

  “新新中学”名字挺新,校舍极旧,是小巷里两处民宅。

  既然是民办,国家当然不支付一分钱经费。

  百家讲坛许多主讲人除了自己的学术背景外,有的主讲上辈人就是相当有成就的读书人。易中天的父亲和叔父都是教授。易中天出名后,人们曾争论:武汉大学名嘴到底是老易教授还是小易教授?于丹的父亲是历史学科资深编辑;讲玄奘的钱文忠,父亲是大学英文系教授;王立群也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毕业于齐鲁大学英文系,母亲毕业于女子师范。两位望子成龙的读书人,做梦也想不到,他们颇有读书人资质的儿子,门门功课优秀的儿子,应该青出于蓝的儿子,居然要上民办中学!上这样的学校,实在前途难测。怎么办呢?

  幸好,王立群有位有知识有文化还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追求的母亲,从事教书育人事业的母亲。

  母亲告诉王立群:学校条件差,也能培养出好学生。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骨气,看自己努力不努力。

  母亲教王立群背诵孟子一段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十三岁的王立群接受了人生第一次挫折教育,记住了人生第一句格言:“做人要有骨气!”

  王立群想不到的是,他这个城市孩子,一入学就变成了“农民工”。

  民办中学经费困难,如何维持运转?靠学生打工。学生每周打三天工,挣来的钱维持学校开支。

  如果搁到现在,这家民办中学,纯粹是在使用“童工”!而且是用“童工”做强体力劳动还不付一分钱报酬。但在法制还不是很健全的时期,这样的事非但主管部门不管,家长也认为理所当然。

  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一周三天,步行十几里,自备干粮,到工地打工。工地向学校支付微薄的报酬,对学生提供白开水。

  这些初中生娃娃们干的活儿有:

  给钢厂砸矿石。一人一把锤子,一砸就是一天。把砖头那么大的矿石砸成比鸡蛋略小一点的块头。

  做建筑小工。和泥,搬砖。

  开封北郊有个砖厂,离城十里。新新中学揽到了替砖厂拉砖的活儿,但是必须晚上干。为什么得晚上干?因为新新中学没有车,到某工厂借马车。马白天拉车,初中生晚上代替马拉车。

  王立群是班长,每到拉砖的傍晚,先要和几个班干部从城东跑到城西,把带着马的气息、马的汗水的缰绳,揹到自己肩上,把车拉回来。第二天一早,再把车准时送回去。也就是说,在“正式”拉车前后,王立群要比同学多付出两三个小时的劳动。那个时期,干部要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哪怕仅是初中班长,也得这样办。

  王立群已长到一米七以上,在班里得算是“姚明”了。他又是班长,他就得驾辕。王立群虽然个儿高,却只有十三岁,根本驾驭不住满满一车砖。于是,初中生群策群力想了个办法:在车辕上横着绑上一条大杠,两头由高个男生扶着,这叫做“帮辕”。其他同学呢?把绳子拴在车的各个部位上,众擎群举地向前拉,这叫做“拉边套”。

  运砖运到后半夜,孩子们又累又困。拉边套的同学肩扛着绳子睡着了,一边似睡非睡地随车走,一边似拉非拉地扯着绳子。王立群是驾辕的,他一秒钟也不敢睡。

  王立群在讲经典初稿里这样描绘当年做农民工:“每天干完八小时活,我们还得拖着沉重的脚步,步行十几里地回家。第二天,另一个班接替我们干活,我们可以在校上一天课了;但是,第一天干完‘农民工’的活儿,第二天上课,浑身都疼,有时连笔都拿不住。第三天一早,我们又上路了,风雨无阻。”

  易中天访谈王立群时,王立群讲到当年拉车的经历,现场好几位观众潸然泪下。

  挫折中的磨砺

  在百家讲坛主讲人中,王立群是唯一一位教过小学、中学、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教师。

  王立群还是教过中小学除体育课外所有课程包括音乐课的教师。

  这是怎么回事?

  还是得从王立群自己当年考学的因缘说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