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色·戒》称雄金马奖
周海宏:把耳朵叫醒
黄河岸边是我家
满江:人生高潮在后面
我市新发现古代墓葬50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黄河岸边是我家
——访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得主王玲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0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李利强 图

  月初,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在苏州颁发,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所长、黄河澄泥砚创始人王玲以砖雕《黄河岸边是我家》第三次喜摘“山花”。日前,记者来到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采访了这位年仅41岁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情系中原文化

  “这件《黄河岸边是我家》通过黄河岸边一家三代人幸福、和谐生活的刻画,表现古朴、和谐的中原民俗文化。”面对心血之作,王玲介绍。记者看到,这件砖雕作品画面十分欢快轻松:年关已到,小孙儿正紧张而兴奋地点爆竹,而一位怀中抱着小狗的老爷爷则笑嘻嘻地看着孩子,连小狗的脸上也显出好奇的神色……这件作品有体现中原古老民俗风格的农家小院,还有象征吉祥的如意、铜钱、松树等形象。据王玲介绍,从设计创作到制作完成,这件砖雕花了近3个月时间。

  王玲也告诉记者,前两次获得山花奖的作品都是砚台,这次以砖雕摘得“山花”,自己也分外喜悦。“可能是黄河文化的题材、砖雕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新颖的创意打动了评委。”王玲表示,黄河母亲、中原文化一直是自己灵感和创意的源泉,也是创作的动力,在今后的发展中,她也会紧紧偎依在“黄河”身边。

  艺无止境闯市场

  坐落在黄河岸边的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内,分别有王玲烧制作品的窑洞、陈列作品的展室以及日常生活所需的简单装备。院子里则摆满了各种泥塑、砖雕作品,王玲就在这片艺术氛围浓厚的空间里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她制作的黄河澄泥砚囊括国内外70余项荣誉,王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过去的砚台主要侧重在实用性,但在现代社会,砚台的观赏性、艺术价值得到了更多收藏者的认可。”王玲说,根据市场需要,她设计的作品在实用的基础上艺术气息浓郁,观赏性强,加上以沉积千年的黄河金沙泥为原料,使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黄河澄泥砚打开了国内外市场,下一阶段,她有意在旅游纪念品领域打造新的产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