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文娱新闻
3  4  
PDF 版
《色·戒》称雄金马奖
周海宏:把耳朵叫醒
黄河岸边是我家
满江:人生高潮在后面
我市新发现古代墓葬50座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周海宏:把耳朵叫醒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0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 唐 强 图

  音乐何需“懂”

  “很多人‘听不懂’音乐,但我想提一个口号:‘音乐何须听懂’!闭上眼睛,打开耳朵,享受音乐之美……”昨日上午,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海宏教授应中原国学讲坛之邀来到郑州,以“走进音乐的世界——兼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为题,带绿城音乐爱好者开展了一次生动的西方严肃音乐普及之旅。

  音乐何需“懂”

  古有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佳话,但周海宏认为其间却隐藏了一个困扰了人们许多年的问题,那就是到底如何才能听懂音乐、又怎样才算听懂音乐。

  “两千多年前的俞伯牙难觅知音,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人听不懂高雅音乐。我为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周海宏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讲起,立即引起了听众的兴趣。周海宏说,“听不懂”是许多人难以欣赏严肃音乐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高山流水’的故事从主观上给听众造成了一种审美压力;另一方面,音乐教材的各种‘内容解说’,也误导人们觉得严肃音乐都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无法走出要‘听懂音乐’的误区。”

  周海宏提出,音乐没有造型性,因而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音乐没有语义性,所以不能直接传达思想观念,人们没必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去欣赏音乐,只要闭上眼睛,打开耳朵欣赏音乐之美就足够了。

  体验重于理解

  提倡“音乐何须‘懂’”的周海宏认为音乐其实并不难懂。“如果用音乐分别表现巧克力和薄荷糖,那么低音代表的就是巧克力,而高音更适合表现薄荷糖。”在引导听众欣赏音乐时,周海宏引入“联觉”概念,使人们易于找到音乐和固有形象、已有经历、情感体验之间的联系,从而“听懂”音乐。

  周海宏表示,每个人对音乐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音乐欣赏中,体验重于理解,‘听不懂’或‘理解不对’,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感受!”

  周海宏告诉大家:“不能享受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听音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