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综合新闻
3  4  
PDF 版
32.84亿建生态水系
今年全省1.91万户 “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郑州4家工业园区上榜
我市首个群众工作站成立
为民办事 件件超额完成目标
这样的公安队伍群众爱戴
政府信息可依申请公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为民办事 件件超额完成目标

中原网  日期: 2007-12-13  来源: 郑州日报  
  (上接第一版)

  3.集雨水窖1万个。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集雨水窖10000多个(含塘、堰、坝),绝大部分蓄上了水。

  4.实现1万人脱贫。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670.7万元。实施财政扶贫项目108项,完成脱贫1万人;完成劳动力转移3650人,就业2910人,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04.2%和103.3%。均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实事三: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书作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更新配置课桌凳16万套。

  完成情况:1.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书作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春季“两免”(不含巩义市)共拨付补助资金8194.9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为3071.1万元,省财政补助资金852.1万元,市财政补助资金为2244.7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027万元),资助人数432904人。资助学杂费4016.3万元、课本费3192.1万元、作业本费519.5万元。春季“一补”资助金额为467万元,资助学生人数为40521人。秋季“两免”(不含巩义市)补助资金7981.5万元,资助人数420448人,城市低保人数3208人。资助学杂费4057.6万元、课本费2893.4万元,资助学生人数为45324人。我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资助面达100%。

  2.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更新配置课桌凳16万套。全市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财政投入专项资金2636万元,更新课桌椅数量219684套,涉及学校530所。目前,21.96万套课桌椅已经全部配备到位。

  实事四: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及时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

  完成情况:1.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2万人。截至10月底,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2.2万人,占市计划101.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低于省控4.5%的目标。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截至10月底,我市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75万人,占年度计划的106.2%。

  3.“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实行“发现一户、解决一户”的工作方式,全市共统计零就业家庭352户,未就业人员478人,及时消除零就业的家庭。

  实事五: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建设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完成情况:1.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建设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截至11月中旬,在建的60所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已竣工17所,24所已主体完工,其余正在紧张施工且年底前全部完工。3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提交了竣工验收报告,1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了竣工验收,其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工作。

  2.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截至10月底,自愿参保并缴纳保费人数已达40多万人,首批32万张社会保障卡10月中旬已发放到参保居民手中,从12月1日起参保人员可享受医保待遇。

  3.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截至11月16日,全市共筛选查出白内障患者28243人,实施复明手术14516例,完成全年任务的145%。

  实事六:进一步扩大农村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覆盖面,实现全市无线数字电视信号全覆盖,新建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完成情况:1.扩大农村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覆盖面,实现全市无线数字电视信号全覆盖。为实现8个频点64兆的频率资源、无线数字电视MMDS传播目标,完成了主发射站的建设;在巩义市新中镇五指岭海拔1270米的高山上建立了发射站,单品发射功率40瓦,覆盖半径近70公里;建设了前端机房;提供了43套电视节目;使用微波点对点技术,将43套电视节目传送到五指岭发射站。年底前完成巩义、新郑、登封、中牟等7个中继站的建设。

  2.新建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截至11月20日,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3个已建成,17个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全部建成。

  实事七:全市新建、扩建改造敬老院25所,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0%。

  完成情况:1.新建、扩建改造敬老院25所。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新建、扩建敬老院28所,其中,新建17所,扩建11所。

  2.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0%。集中供养五保人员5146人,占全市12859名五保人员的40%以上。

  实事八:完成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0万亩;中心城区新增绿地200万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不低于285天。

  完成情况:1.完成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0万亩。完成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7.6万亩,超额完成了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0万亩的目标任务。

  2.中心城区新增绿地20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中心城区(不含郑东新区、上街区)共完成新增绿地275万平方米,为目标任务200万平方米的137.5%。其中金水区完成新增绿地52万平方米、二七区完成新增绿地41.65万平方米、中原区完成新增绿地40.8万平方米、管城回族区完成新增绿地31.06万平方米、惠济区完成新增绿地22.35万平方米、高新技术开发区完成新增绿地38.35万平方米、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新增绿地16.56万平方米、市建项目完成新增绿地32.23万平方米(不含郑开大道112万平方米和中原西路4.84万平方米)。

  3.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不低于285天。截至11月23日,郑州市区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为285天,二级率达88%以上。

  实事九: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70万平方米,竣工70万平方米,市区廉租房覆盖率达到符合条件“双困家庭”100%。

  完成情况:1.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70万平方米,竣工70万平方米。截至10月底,经济适用住房共有在建项目33个,在建面积215.8万平方米。其中,今年新开工的项目18个,开工面积109.33万平方米,竣工项目9个,竣工面积58.36万平方米。另有8个项目36.99万平方米已主体封顶,正在进行装饰工程,预计年底前可以完成竣工备案验收工作,可以保证年底前完成竣工70万平方米的目标任务。

  2.市区廉租住房覆盖率达到符合条件“双困家庭”100%。截至目前,已有255户低收入家庭和6户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家庭享受到了廉租住房政策,全市已累计有2574户低收入家庭纳入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其中市区2003户(含59户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六县(市)、上街区571户,符合条件提出申请的“双困”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

  实事十:扩大城乡公共交通覆盖面,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

  完成情况:1.扩大城乡公共交通覆盖面。截至目前,新增公交车辆355台,新开交通线路17条,调整优化线路23条。其中新开近郊线路6条,即:72路(文化路—元通纺织城西四环)、85路(火车站—板材市场商都路)、92路(经三路—毛庄惠济区)、99路(火车站—元通纺织城西四环)、130路(碧沙岗—种子市场)、152路(医学院—梁湖)。开通县(市)乡镇公交线路1条,市近郊18个乡镇全部覆盖有公交线路。

  乡(镇)客运站88个、农村招呼站500个。农村客运车辆和客运班线分别达到779辆和235条,乡镇客车通达率100%,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7.32%。

  2.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截至10月31日,我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991公里,完成投资2.9亿元。其中“村村通”完成建设里程943公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