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年终促销缺人手 商家争抢促销员
鑫苑置业登陆纽交所扫描
巨型皮鞋亮相连云港
我省开展公益招聘
我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我省又添两个 国家质检中心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2008:汽车产业面对哪些变数
明年8月 婚宴预订挺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鑫苑置业登陆纽交所扫描

中原网  日期: 2007-12-24  来源: 郑州日报  
  本报记者 朱 华 陈 锋/文 通讯员 赵 莹/图

  岁末临近,两条消息振动了国内房地产界:其一,11月,证监会有关人士表示,要放缓地产企业A股IPO和再融资;其二,12月12日,鑫苑(中国)在纽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主板上市的房地产企业。

  两条消息看似不甚关联,对国内房地产业却意味深长。

  囤地捂盘模式面临“大考”

  一直以来,房地产企业囤积土地、捂盘抬价为人诟病,已经引起高层的重视。

  打击地产商捂地捂盘,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从而控制房价的快速上涨,已成为解决房地产难题的主要手段。“放慢上市,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国土部奔赴各地严查违规囤地的同时,证券监管部门也表示要放慢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步伐。业内人士认为,与严查土地相比,金融手段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可能更直接更有效。

  业内由此预见,政策压力下的土地转让和政府增量供应的土地,很可能使“只涨不跌”的地价神话破产。地产企业在未来3至5年内也将进入整合洗牌高峰。近日我市坊间就传出,前些时候某房地产公司高价拿到土地,因为政策压力,已放弃开发转让他人。

  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张勇也认为,中国房地产商过去赢利主要靠土地升值和市场的巨大需求,这种模式不会持久,也不会长远。

  利润增长不靠土地增值

  曾经有人这样说,模式比资本更重要,观念创新比技术创新更能催生伟大的变革。从“资产”到“原材料”,对土地定位的一词之差,暗含着业界对房地产中土地作用的本质认识,暗含着业界对房地产业经济规律的准确把握。

  相对于资产的稳定性来说,产业发展中的原材料则要尽量缩短周转周期,快速转化为产品,快速进入市场交易转化为利润,而不是囤积升值。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鑫苑一直施行的是快速拿地、快速建设、快速销售的“三快”生产运营模式,实现项目的快速建设交付。资产运作上“不存地、不存房、零库存”,通过资金的快速流转,实现资金年回报率的最大化。

  凭着这一成熟而科学的运营模式,鑫苑过去10年实现了平均86%的复合增长率,其间的毛利率都保持在30%以下,而来自土地增值方面的收益微乎其微。 

  这,恐怕是对国内地产行业最大的启示。难怪在媒体见面会上,张勇放言:鑫苑上市,或许预示整个中国房地产运行模式拐点的出现。

  “零库存”模式受外资青睐

  中国房地产企业数以万计,一向以苛刻著称的国际资本,为什么独独“看”上了鑫苑?

  面对记者的疑惑,刚刚从美国归来的张勇如此解释:“在纽交所,投资者追捧的都是些产品能够大规模生产的,零库存,实现资产快速周转,将盈利快速回报给投资者的企业。”张勇说,纽交所投资者选择鑫苑,正是缘于其成熟、可复制、可以大规模运作从而实现资产快速周转的商业运营模式。 

  张勇告诉记者,国外土地的契约交易制度,造成房地产无法大规模“生产”。但国内可以。张勇说,只要有资金,国内随时能通过招拍挂从市场中取得土地,这为大批量生产房屋创造了条件。正因为这样,鑫苑把土地当成原材料,而不再像一般地产企业那样,把土地当作资产。张勇说:“正是凭借不存地、不存房、大规模快速‘生产’、零库存快速销售的商业模式,鑫苑才赢得了美国投资者的青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那些具有健康赢利模式和高成长性的企业,才能受到追逐利润的国际资本青睐。鑫苑在美国上市,虽然筹集资金不超过2.45亿美元,张勇却认为是非常成功的。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上市本身,而是鑫苑模式被美国资本市场认可。更为可喜的是,鑫苑股票的投资者,80%来自美国、欧洲和中东的大机构或基金公司,而不是投资冲动的散户。这说明,国际资本对鑫苑的模式认可,对鑫苑的未来有信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