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北方的冬天
蜗居
图片说明
家训与家谱
陶行知写打油诗
货币战争
“爱”是不能忘记的
《我的体育生涯》
尖 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货币战争

中原网  日期: 2008-01-16  来源: 郑州日报  
  要搞清楚11110号总统令的由来和意义,我们必须从白银美元在美国的几起几落说起。

  白银美元的历史地位

  白银在美国成为合法货币始于《1792年铸币法案》,该法案奠定了美元的法律地位。1美元包含纯银24.1克,金银比价为115。美元作为美国货币最基准的度量衡是以白银为基础的。此后美国长期保持金银货币双轨制。

  到了1873年2月,《1873年铸币法案》在欧洲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压力下,废除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实行了单一的金本位。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掌握着世界上大部分的黄金矿产和黄金供应,他们实际上控制了整个欧洲的货币供应。白银的产地比黄金更为分散,产量和供应量也大得多,控制起来难度更大,所以在1873年前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先后胁迫欧洲大部分国家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实行完全的金本位。在美国的行动也是这个总体步骤中的一步。这个法案在美国西部产银州激起了强烈反对,人们称这个法案为“1873年恶法”,随后产生了轰轰烈烈的支持白银的民间草根运动。

  在1933年罗斯福废除金本位并宣布拥有黄金非法之后,黄金券即退出流通。美国货币流通领域仅剩下“美联储券”、“白银券”和“美国政府券”,由于“美国政府券”先天不足,有发行上限,所以不被国际银行家视做重大威胁。“白银券”就麻烦多了。

  不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廉价货币”和“赤字财政”的“大业”就会受到严重掣肘,国际银行家梦寐以求的通过通货膨胀这种更高效率的金融工具来神不知鬼不觉地掠夺公民财富的计划就会受到牵制。

  美国人民从40年代开始不断将纸币兑换成银币和银锭,导致财政部天文数字的白银储备急剧缩水。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的电子工业和航天工业对白银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更是雪上加霜,到60年代初肯尼迪入主白宫时,财政部的白银储备已锐减到19亿盎司。同时白银的市场价格猛涨,已逐渐逼近银币的货币价值1.29美元。当“白银券”被兑换成白银实物后,“白银券”也就自然退出流通,“劣币驱除良币”的“格雷欣法则”的效应显现了出来。

  这一切就是肯尼迪签署11110号总统令的大背景。

  肯尼迪与国际银行家争夺的制高点就是白银的货币地位,整个战役关系着美国民选政府是否能够最后保留住货币发行权。一旦白银重新开始大量供应,肯尼迪就可以与西部白银生产州联手,进一步推动美元货币的白银含量重估的立法,加大“白银券”的发行量,“白银券”势必再度崛起。

  到那时,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签署的11110号总统令就会立刻成为对付“美联储券”的撒手锏。

  可惜的是,国际银行家也同样看出了肯尼迪的部署。这个深受选民热爱的总统几乎可以肯定会在1964年年底的大选中获得连任,如果肯尼迪再当四年总统,局面将变得无法收拾。

  除掉肯尼迪成了唯一的选择。

  当国际银行家中意的副总统于肯尼迪被刺当天在飞机上继任美利坚第36届总统时,他深知国际银行家们对他的期许是什么,他不能也不敢辜负这种“期许”。

  1964年3月,约翰逊上台后不久,就下令财政部停止“白银券”与实物白银的兑换,从而事实上废除了“白银券”的发行。

  终结白银货币的大业终于在约翰逊手中实现了。

  废除黄金货币的总攻

  在废除金银的货币地位的进程中,国际银行家采取了“先银后金”的战略方针。

  1969年3月18日,美国国会取消了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必须拥有25%的黄金支撑的强制要求,这一行为切断了黄金和美元发行的最后法律强制关系。

  以美联储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在挣脱了黄金这一束缚之后,果然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信贷扩张时代,货币发行已达到毫无节制、随心所欲的程度,到2006年为止,美国的政府、公司和私人欠债总额已经高达44万亿美元,如果按照5%的最低利息估算,每年仅需偿还的利息就高达2.2万亿美元。

  问题是这样的债务已经到了无法偿还的程度,而债务又必须被偿还,如果不是欠钱的人还,就是借钱的人还,更糟的是,最后会由辛勤劳动的世界各国纳税人来偿还。

  “经济刺客”与石油美元回流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和叙利亚同时对以色列发动进攻。果然不出国际银行家所料,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政策,10月16日中东地区的伊朗、沙特和四个阿拉伯国家祭出“石油武器”,同时宣布油价上涨70%。此举对70年代以后的世界格局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