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2008年春运,我们还有多少期待?
监控设备谁监控
鉴别无标准 “年份酒”真假谁鉴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情侣拥吻视频网上热传
监控设备谁监控

中原网  日期: 2008-01-22  来源: 郑州日报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近日,一对情侣拥吻的视频片断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种种迹象表明,这段视频有可能是地铁公司的监控摄像头拍摄,然后被泄露到网上的。目前,上海申通地铁公司相关部门正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

  许多网友颇为忧虑地表示,如果公共场所的监控设备被滥用,监控资料被泄露,再加上一些视频网站推波助澜,很容易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地铁、银行、电梯、医院等场所安装监控摄像头已日益普遍,而这些监控资料该由谁来“监控”?

  

  情侣拥吻视频网上热传

  

  近日,一对青年男女激情拥吻、难舍难分的视频片断出现在一家知名视频网站上,并很快被许多网站转载,引发网民的关注和热烈议论。

  这段视频时长大约为3分钟,且有多个角度的镜头。画面显示一对青年男女在上海轨道交通某站点的闸机出口处激情拥吻,难舍难分。镜头之外还有诸多评论声,大多是对两人行为的议论,以及要求调整拍摄角度的声音。

  这段视频从何而来,又是什么人传到互联网上去的?根据视频片断上的时间、拍摄位置和“画外音”中要求调整拍摄角度等的声音,许多人判断,很可能是地铁工作人员利用监控系统“抓拍”的情侣拥吻场景。

  于是,不少网民纷纷对地铁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示谴责。网友“千野”不满地留言:“抗议”这样还有没有隐私了?平时偷拍也就算了,可是作为公共场合的工作人员,怎么能公开这样的录像还加以评论呢?强烈要求处罚那几个工作人员,一点社会道德观念都没有!网友jimsonweed说:“关键是上传到网上不符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

  但也有网友表示,这对青年男女在公共场所应当自律,“与其谴责他人不道德,还不如自己更谨慎。”

  到目前为止,这段视频的出处尚未最终确定。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监控系统是按照地铁运营规范设置的,主要起到安全保障作用,而监控资料也是不能随意对外公布的。“这段视频是不是地铁工作人员利用监控系统拍摄的,我们正在调查之中。如果查明确有此事,地铁公司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且在公司内部加强教育和管理。”

  

  安全保障设备

  引发不安全感

  

  如今,监控摄像头应用十分广泛,除了地铁站装有摄像头外,银行、ATM机、公路、电梯、超市、便利店、医院等,随处可见监控摄像头的影子。除了公共场所外,一些公司内部也安装了监控设备。

  2008年初,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吉林省长春市决定投资1.4亿元,在市区主要场所和重点部位架设2万个视频监控摄像头。“电子眼”节约了人力资源,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很多情况下成为加强城市管理、震慑犯罪分子、警方调查取证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保障公众安全。

  上海市民吕倩说:“监控摄像头确实能起到安全保障作用。有一次我在银行存款,ATM机发生故障,由于有摄像头,我就不担心钱被别人误取,因为监控资料可以为我提供证据。但我也不希望我的个人资料传到网上,被人评点。”

  事实上,监控资料有可能被泄露已成为公众对摄像头的忧虑之一。据了解,南京市已安装和计划安装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将超过10万个,加强治安保障的同时,这也引起不少市民关于隐私被窥视的担忧。

  “虽然这对情侣在公共场所的举动有些不妥,但这样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实在让人非常难堪。”上海市民邓科表示,在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可能不经意间做出一些不雅的举动,这是难免的。“如果监控视频资料不能得到有效管理,甚至可能被人恶意泄露,大家不管走到哪里都觉得有双眼睛盯着自己,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传播到互联网上,甚至被人‘恶搞’一番,这也太没安全感了。”

  邓科说:“谁都不想莫名其妙成为网上‘红人’,被别人品头论足。更何况,地铁监控设备应当监控危险情况和可疑分子,如果工作人员把监控镜头长时间对准一对拥吻的情侣,显然不是在履行职责。”

  

  监控资料也要被“监控”

  

  监控设备不是“报料”工具,更不是供人取乐的私人摄像机,其因工作需要拍摄的视频资料,有些直接涉及个人隐私或个人信息,因此如果监管不善被泄露出去,会给当事人造成侵害。

  法律专家表示,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守护公共秩序安全,监控资料的使用、存放、管理都应当有严格的规范,可以按照一定程序提供给公安、司法等部门。但如果擅自公开此类视频资料,甚至上传到互联网进行传播,则属于违规,传播者应当承担责任。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视频网站就是利用浏览者的猎奇心理,在网站上发布一些新鲜的、涉及个人隐私的视频,以提高点击率,赚取广告收益。由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视频资料一经上网,流传十分迅速,其所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而目前,对于视频网站的监管还存在诸多难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法务部主任周宾卿说:“很多视频资料是网友自主上传的,而且视频网站并没有收取费用,因此也没有对上传资料进行严格审查。除非出现反动、淫秽等影响十分恶劣的资料,一般情况下,网站没有进行审查的合同或法律义务,并且操作上也存在一定难度。这些都成为网站规避责任的借口。”

  专家认为,受害者有权要求网站将损害自身权益的视频资料及时删除;如果网站拒绝删除,那么网站就负有共同侵权责任。

  记者了解到,自1月31日起,《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将在全国施行。这一《规定》明确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不得“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公民个人隐私等他人合法权益”,“在提供播客、视频分享等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时,应当提示上载者不得上载违反本规定的视听节目”。同时,《规定》还明确了处罚措施,违规传播视听内容的可被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

  “《规定》的实行,将对视频网站、视频传播的规范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周宾卿说,“但视频审查的标准和尺度是什么,应当由谁来控制,仍然存在难题。另外,对自主上传者的管理也很困难,如果不实行实名制,就很难追究到当事人。” 据新华社

  城市街头,一对情侣在电子眼探头下休息。 资料图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