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中原楼市
3  4  
PDF 版
郑州国贸中心创意studio产品推介会激情上演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房价调控仍在路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房价调控仍在路上

中原网  日期: 2008-01-23  来源: 郑州日报  
房价调控仍在路上

本报记者 刘文旭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使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日益突出,房价一路飙升,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国家宏观调控措施。

    郑州某房地产人士分析说,河南的地产业还很年轻,未来的房价增长空间也很大。原因很简单,郑州相对于沿海城市来说,城市化水平远远不够,户均占有房比例远低于沿海地区;中原的人口基数大,潜在购买力将成几何级增长。但也有专家对房价的这种快速增长持反对意见。

  您购房有烦恼吗?请告诉我们。您的合法权益受到过侵害吗?也请告诉我们。郑州日报·中原楼市已开通购房维权热线。作为党报,我们将秉承权威和公正来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维权热线: 67655262

  67655260

  短信平台:编辑“lp”加投诉内容,移动、联通用户发送短信到1858355,小灵通用户发送到126680255。(每条信息费0.5元,不含通信费)

  “民声”将继续引发“调控”

  近年来,在房地产市场红火的同时,住房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聚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调查显示,2007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5%,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降低0.6个百分点。据郑州房管局公布的数据,郑州2007年12月份商品房销售均价为4298元,较上月上涨0.73%。2007年郑州的商品房均价是3945元,2005年郑州的商品房均价是2793元,同比增涨41.2%,而郑州的工资增涨速度在这两年内被房价远抛“脑”后。

  明天实业的董根来认为,“房价与居民收入比失调,房地产市场被调控是在所难免的”。郑州的房价居民收入差价比约在10%~12%左右,且根据世界银行考察,成套住宅价格与一般家庭收入之比应保持在3∶1至6∶1之间,而1991年至2000年,我国平均成套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均高于国际公认标准。住房消费比重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

  调控需多方发力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赵晓近日在郑州一论坛上表示,政府除了为低收入者建保障性住房,也开始考虑为中产阶级建买得起的房,所以应加强调控力度。首先,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宏观调控,从房地产的需求上做文章,想办法把投资和投机的需求降下来,如适当的时机可以推出物业税等等,减少投机性和投资性。其次,是房地产市场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房价上涨主要是因为地价的上涨,地价上涨是因为垄断的土地供应制度,只有用资金流动和土地制度上的创新以此来缓解高房价。

  鑫苑置业董事长张勇在一次论坛上谈到房地产成本时说道,两年未开发的土地,或投资不足25%的土地在中国《房地产管理法》中明确规定将被收回,土地增值按中国的税法规定,将被征收在高达30%~60%的土地增值税。而根据他们测算,毛利在30%的一个项目,基本上高于30%的部分是有土地增值所获得的。也就是说,作为房地产企业通过囤地可以获取高额利润,鑫苑多年来倡导“不囤地,不囤房,零库存,轻资产”的商业模式也是缓解房价的重要手段。

  也有学者认为应加强房价水平监测,建立房价与居民收入等指标挂钩的联动机制。努力保持房价与居民收入的同向、同速增长,建立起房价与居民收入等指标的预警监测体系,科学评价并准确预测房价。土地、建设、物价等部门也应建立信息资源共享联动机制,为宏观调控决策提供服务。

  调控应符合市民心理预期

  郑州市房管局资料显示,2007年12月份全市商品房销售9287套(间),较上月下降了1.31%,虽然房地产开发商一直在坚挺房价,但成交量从2007年11月逐步下降是无法抹去的事实。在刚刚结束的河南省“两会”上,由李玉坤等人提出的关于建议制定《河南省商品房销售价格管理条例》的议案得到了广泛拥护。由此可看出房价调控不仅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口号,也不仅仅是开发商自律的口号,而是要做实,达到老百姓的心理预期。

  业主信箱

  《我爱我家》有奖征文

  迁入新居的你,是否正陶醉在幸福之中?和小区的一草一木相伴已久的你,是否在为你的社区而自豪?《我爱我家》有奖征文即刻推出。所有征文通过中原楼市编辑部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

  要求:写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人文、环境、记事。文章字数在1000字左右,内容真实生动,条理清晰。

  邮寄地址:陇海西路80号郑州日报社中原楼市编辑部收,邮编:450006

  联系电话:67655260 67655262

  E-mail:zzrbzyls@163.com

  (请注明《我爱我家》征文)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