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7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向世俗低头
诺贝尔奖获得者执教儿童大学
哈佛图书馆的训诫
名嘴的智慧对话
刘伯承练将
海南花梨木何以贵比黄金
叶挺的手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海南花梨木何以贵比黄金

中原网  日期: 2008-02-01  来源: 郑州日报  
  北京红木企业元亨利在红木大观楼摆出整盒金条,征集散旧海南黄花梨木家什,只要通过专家鉴定是海南黄花梨木,哪怕是擀面杖、旧锅盖、瘸腿凳子都可以换金子。1公斤黄花梨木能换40克黄金,价值约6800元。

  海南的黄花梨,向来被誉为中国最贵的树。其做成的红木家具,是木材家具中的精品、收藏家们眼中的奇葩,也正成为目前古典家具中的时尚一族。

  据记者了解,在我省,海南黄花梨的木板价格已涨至9000元一公斤,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黄花梨的价格更高。是什么原因让海南黄花梨从上世纪70年代的一二毛钱一公斤涨到如此天价?

  十年前

  每公斤只要几毛钱

  昨天,记者采访了这个被收藏界认为是“海南花梨第一人”的郑永利。

  据郑永利介绍,他19岁从浙江来到海南做木工,从那时候开始就跟普通的木材打交道。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海南黄花梨的珍贵还处于无人知晓,甚至拿来烧火做饭,而有的药材公司则以一二毛钱一公斤的价格来收购回去,以当作红花油等药材的原料。

  直到现在,还有不少收藏家叹息称,多少黄花梨就做成了红花油,低价出售了。

  广东老板

  做海南黄花梨生意暴富

  就是从当年的各种药材公司收购开始,黄花梨一直以一种药材的身份,论斤出售的。

  广东江门、新会的一些私人老板于1985年前后来到海南,开始收购、转销海南的黄花梨。

  那时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也仅仅是一二元钱一公斤。

  据郑永利介绍,当时他还在昌江等地当木工。当有人前来收购黄花梨的时候,他会按照图纸的模样,去各乡村找来这些黄花梨,然后转手卖给广东这两个地方的人。

  “然而,后来我们知道了他们是要转销到国外,我就不想为他们干了。”郑永利说,1985年到1992年间,广东的私人老板在海南收购了不少黄花梨,然后转销到国外,赚了很多钱。后来,海南本地的一些热心人士开始注重保护黄花梨,广东人渐渐就很少来到海南来收购花梨木了。

  从北京开始

  炒起来

  据业内人士介绍:海南花梨木价格被炒高是由少数炒家引发的。

  1998年前后,少数从北京、上海等地来的买家到海南花巨资大举收购海南花梨木,让海南本土人士大为震惊,纷纷加入抢购收藏花梨木的行列中。

  用海南的黄花梨做成的家具质重油多,并且有黑色髓浅斑纹,聚集处呈“鬼面”,人们俗称“花脸”。

  黄花梨的几个好处显而易见:一是天然顺滑,做成家具不用上油漆;二是年代久者自然包浆,颜色越来越好看;三是不长虫不腐烂,经久耐用。

  这几个好处,都是其他木材家具所不能比拟的。

  更为独特的是,它生长速度极慢,500年才能成材,加之海南早已禁止砍伐,无新材可用,只能从民间一点点淘老料来做家具。

  从此黄花梨一下子成了广大爱好者追逐的目标,涨声一片。

  目前海南花梨木爱好者有近万人,收藏者有数千人。

  用黄金

  换旧料

  近日,北京红木企业元亨利在红木大观楼摆出整盒金条,征集散旧海南黄花梨木家什,只要通过专家鉴定是海南黄花梨木,哪怕是擀面杖、旧锅盖、瘸腿凳子都可以换金子。1公斤黄花梨木能换40克黄金,价值约6800元。

  前几年在温州举行的“国际奢侈品展览会”上,一套海南黄花梨家具成了奢侈品的“领军人物”。

  当时,北京元亨利带去了总货值1.6亿元的海南黄花梨家具,现场展出的一套黄花梨家具价值6800万元,其总货值和单品价格均创下展会之最。

  展会现场一套海南黄花梨家具的价格相当于展会上一辆劳斯莱斯、一辆兰博基尼、一辆法拉利轿车和两架私人飞机价格的总和。

  而在海南,一根花梨木做的拐杖,可谓价格不菲,每根1000元;花梨木做的茶具,也是贵得离谱,一个小茶壶要价1500至2000元。而且,价格仍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

  据了解,由于木板比较大块,所以价格向来偏高。而一些边角料做成的椅子等家具,则价格较低,但一把普通的躺椅的价格也涨到两万多元。

  现在种花梨

  已来不及

  据了解,目前有不少热心人士也自己种上了花梨木树。

  但有关专家介绍称,海南黄花梨是制作红木家具的顶级木料,但该树种生长极其缓慢,500年才能成材。

  花梨树最珍贵的地方就在于里面的格,但一棵花梨树要15年左右才可以长格。一棵碗口粗的树可用材仅擀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生长期。所以,许多专家认为,海南黄花梨家具就是现代“文物”,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妥善保护。

  摘自《楚天都市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