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3  
PDF 版
爱玩会玩的劳动英雄
最牛的保安
连 载
早年郑州的民用五金商业
《袁世凯真相》
王勃“空”字值千金
24
39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邑旧事
早年郑州的民用五金商业
王瑞明
中原网  日期: 2008-02-17  来源: 郑州日报  
  郑州的民用五金商业,包括日用五金、玻璃五金、装潢五金和建筑五金等,作为行业,起始于清末民初,早年市面上已有手工作坊制造民用白铁五金零部件,因此,人们称为铁货小五金。

  民国年间,郑州辟为商埠城市后,外地一些资金雄厚和有开拓眼光的五金业主,纷纷来郑投资。从1918年起到上世纪20年代,相继有义盛祥、震泰源、复兴、大顺昌、金立源较大五金商号在郑州开业,成为郑州五金行业的领头人。经营范围主要有铅丝、元钉、秋皮钉、锁把、鞋钉、插销、合页、风钩、木螺丝、门拉手等日常生活用建筑五金;还有钳子、扳手、锉刀、锯条、刨刀、凿、榔头、钻头、泥抹、瓦刀和铁锨等工具;后来又新兴起玻璃、油毡和水泥等建筑用材料,及灯泡、火表(即电表)、电线、自行车、黄包车、架子车等零配件商品。当时五金行业的门店、作坊、铁货铺等,多集中在福寿街、兴隆街、迎河街、顺河街及老坟岗附近。

  1925年之后,郑州五金市场上经营舶来品“洋货”的多起来。如美国的钳子、扳子、螺丝刀;英国手牌和德国铁锚牌锉刀;法国的铁钉等。这些“洋货”大都由设在上海、广州、青岛、天津等口岸城市外国人开设的“洋行”操办,再由经纪人转卖给郑州较大的五金商号经营。随着民族现代工业的崛起,郑州地产五金商号开始起步。1930年,开封震泰源五金号在福寿街南段开设了振兴铜丝箩底厂,以手工生产方式织成的箩底问世;铁匠铺在烘炉锻打生产方式上,增加了铸造、钳工等新工种,生产的螺母和螺栓等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

  上世纪30年代中期,郑州的五金行业生意进入兴旺时期,在商户酝酿下成立了五金同业公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郑州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商业萧条,五金商号大部歇业西迁。1945年日本投降后,铁路交通开始恢复,五金业原来的商号又先后回郑重操旧业,重新组成了五金电料业同业公会。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郑州经营五金的专业商号有10多家,60多人,兼营的有34家125人。共有铁器、铜器、锡器、五金、白铁、刀剪、度量衡器、玻璃、装潢、建筑、电料等20多个自然业体,成为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较大行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