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3  
PDF 版
对社会风潮的反思
《庄子奥义》
25
连 载
鼠年说“鼠联”
40
郑州学正朱炎昭
读者的眼睛“雪亮”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读者的眼睛“雪亮”吗
陈鲁民
中原网  日期: 2008-02-18  来源: 郑州日报  
  有一句震耳欲聋的名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读者是群众中的一部分,那么读者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吗?我看未必。

  现在全国一年出书上万种,可谓浩如烟海,如牛充栋,但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热闹是够热闹了,以一个普通读者的眼光,想分出高下优劣也很困难。作为一个读者,我就常常为不知道什么书好、该读什么书而苦恼。

  如果看了某些排行榜公布的畅销书名单去读,每每大呼上当,不知道是排行榜有“猫腻”,还是我的阅读眼光有问题。后来听业内的人揭秘才知道,有些排行榜实际上就是“排钱榜”,关系榜,谁赞助的钱多,就把谁的书往前排,至于什么读者意见,投票多少,大都是自己杜撰出来的。

  如果看了专家推荐的读书名单去读,又觉得他们开出的书目似乎过于艰深,专业性太强,离我们很远,一是书目难得不得了,二是以老外的书居多,好像要是推荐几本通俗易懂的书就显得他们没有水平,与他们的名头不相符合。别忘了,我们一般读者,喜欢读的是深入浅出,可读性强,篇幅较短,读着轻松的那一类书,也就是有些专家嘲笑的“浅阅读”。《百年孤独》、《尤里西斯》那种名著、巨著,听着很壮观,可有几个人能读下来?

  如果看了报纸上的书评文章去读,也很让人迷茫。如今的一些书评,好的固然有,能帮助读者披沙沥金,选优汰劣,大有裨益。然而,还有一部分书评就等而下之了,哗众取宠的表扬多,实事求是的批评少;徒有虚名的高帽多,恰如其分的评介少;故弄玄虚的术语多,有条有理的分析少。要跟着某些书评去读书,弄不好就把您带到沟里去了。

  如果跟着那些排长队等着签名售书的人一起,去读满天下飞来飞去忙着签名售书的作者的书,那也很盲目,且不说愚蠢。排队的人里估计有一半人对读书并无真兴趣,只是爱赶时髦、变相追星而已,谁名头大,人气高,谁最近被炒得火,就买谁的书,估计买回去也就那么随便一翻,就打入冷宫。就说前些时,因在《百家讲坛》出名而大出其书的那几位,印数动辄超过百万册,所到之处,万人空巷,据说半天就用掉十几根签名笔,手腕都签麻了。可是,读书不是追星,名气大与质量高并不成比例,要想认真读几本好书,就千万别凑这个热闹。

  因而,如何以有限的时间读到尽可能有价值的好书,不读或少读那些价值不大没有意义的庸书、劣书,固然需要读者自己费心去挑选,去甄别,也需要有关方面去正确引导,既然读者的眼睛不是或不全是“雪亮”的,我们就需要借助于聚焦镜、望远镜、显微镜甚至老花镜,以拨开迷雾,明察秋毫。譬如说,排行榜就是“聚焦镜”,能把近期内最好的书聚集在一起告诉读者;专家荐书就是“望远镜”,能把古今中外最有价值的书拉近在读者面前;评论家评书就是“显微镜”,可帮助读者看清书的瑕瑜斑疵、佳意败笔,但最关键的是,无论什么镜,镜头要清晰,镜面要平整,分解率要高,曲光率要正确,可千万别成了扭曲变形的“哈哈镜”。

  人生苦短,能多读几本好书,就好像与智者交谈,对于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大有好处。问题是,一定要弄清,和你交谈的究竟是货真价实的真智者,还是徒有虚名的假智者,这就需要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可是谁能“借我一双慧眼”呢?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