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郑风
3  
PDF 版
长城感怀
野蛮生长
图片说明
曾国藩“不好”谀
民国《郑县志》
蜗居
二 月
图片说明
海 湾
《国学基本教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民国《郑县志》
郭增磊
中原网  日期: 2008-03-05  来源: 郑州日报  
  民国二年(1913年),郑州改名为“郑县”。民国四年,政府设立清史馆,通告各省征辑文献。全国各地遂掀起了一股修志热潮。不久郑州籍“副贡”常抡元创作了一篇呼吁修志的文章——《重修郑县志议》,此文很快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响应。

  民国五年(1916年)春,时任郑县知事的周秉彝聘请刘瑞璘(字绍闻,光绪十八年进士,郑州中刘庄人)为《郑县志》总编纂,开始正式编修县志。当年8月,周秉彝离任,继任郑县知事王扬瀚(字幼侯,湖北武昌人)继续主持修志。当年十二月,《郑县志》编纂成书。

  《郑县志》共十八卷,装订为12本,版式为十六开木刻油印本,线装订。文字为竖排版。《郑县志》的卷首有序、目录、职名、凡例、郑县七区总图以及分图、衙署图、孔庙图、张钺配诗的景区图。其中“序”部分有河南督军赵倜、河南财政厅厅长王荃本、郑县知事王扬瀚等为此书作的序言。接着是志书的正文部分,共有十八卷:第一卷天文志、第二卷舆地志、第三卷建置志、第四卷食货志、第五卷礼乐志、第六卷风俗志、第七卷秩官志、第八卷自治志、第九卷选举志、第十第十一卷人物志、第十二第十三卷烈女志、第十四至第十八卷艺文志。

  《郑县志》内容丰富、翔实,对研究郑州乃至河南省的历史,都极有参考价值。

  作为民国时期郑县唯一的一部官修志书,《郑县志》可谓弥足珍贵。后来此书又于民国十四年、民国二十三年、民国二十八年多次重印,仍供不应求。

  现在《郑县志》存世仅有几十本。分别由全国各地的数十家单位所珍藏。其中郑州的河南省图书馆、郑州市图书馆以及郑州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社科院有收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