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户籍改革不搞一刀切 大中小城市区别对待
房子最愁人 婚嫁最揪心
法定婚龄要调高?
不满分手 博客公布女友裸照
男子正月理发惹火舅妈
春暖好赏花
为什么不说有些人 吃饭导致粮价上涨
它就是个笑话
破解民生难题 必须让利于民
为何记者敢向温总理喊一嗓子
应尽快恢复迁徙自由的宪法权利
两小时收500条催款短信 手机用户“崩溃得想撞墙”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它就是个笑话

中原网  日期: 2008-03-07  来源: 郑州日报  
  在本土,常有一些人非常认真地做一些十分莫名其妙的事情。报载,继“国标馒头”之后,粽子的国家标准又要出台了。

  “国标粽子”是个什么样子,人们还不知道。它是传统形态的,还是创新形态的,人们只能去猜测。现在,已成立了“国标粽子”工作组,5家企业代表,抽出相关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拟定粽子的国标。研究粽子的高级技术人员搞出来的标准肯定是高级的,非民间校准可比的。譬如,甜粽,定国标的人说了,“会从含糖量和水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控制标准”。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也可称得上是本土文化积淀最深厚的食品。无论作为老百姓的家常食品,还是作为传统文化符号,它都不该和工业化标准发生生硬的关系。粽子,常规吃法,是煮着或蒸着吃。煮熟和蒸熟,粽子都会含有水分,可这水分,应是什么样的标准?粽子生产商靠什么手段,把握每一只粽子的水分?挺费解的呀。含糖量的控制标准,也不好看懂。难道粽子需要一个统一的甜度,全国的老百姓,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吃一样甜的粽子?

  粽子的做法,过去和现在,均有很多流派。以现在的流派而言,生产商要把它们全部统一到所谓的标准里?那么多的粽子做法,那么丰富多彩的原料采用,统得过来吗?还有老百姓依据想象力和实际能力,新创粽子做法,也统统进入到标准里?怎么个进法呢?再说了,你生产商弄出“国标粽子”,口味各异的老百姓们就非得吃它吗?不吃你的“标准”,不吃你的“技术参数”,在家自个儿包粽子,既卫生,又合口,岂不吃得更爽心?

  “国标粽子”,听起来像是个笑话,实际上它就是个笑话。但愿这笑话的链条,不要无限制延续下去,再搞出什么“国标面条”、“国标水饺”、“国标汤圆”、“国标大饼”、“国标肉包子”、“国标蛋炒饭”,甚至于各种各样的“国标稀饭”。那样的话,老百姓就真不知道该咋吃饭了。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