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3  4  
PDF 版
服务型工商新形象 赢得众口一致夸
新儿童福利院 六一正式启用
待安置退役兵 可领生活补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服务型工商新形象 赢得众口一致夸

中原网  日期: 2008-03-11  来源: 郑州日报  
  在我市银基商贸城、 东建材市场、汽配大世界等地采访时,提起工商部门,来自浙江、广东等地的客商们众口一词地说,工商干部的工作作风的确变了,现在他们来了总是帮忙解决困难或问题,是名副其实的服务型工商。

  极限速度

  在外地5天才能办完的审批手续,在郑州市工商局只用1天。都说“深圳速度”快,实际上郑州工商有些审批项目的办理时间却比深圳用时还要短。            

  深圳商品展销会审批要5天,郑州仅需1天;深圳户外广告登记要7天,郑州3天;深圳广告经营审批登记10天或20天,而郑州仅需3个工作日;深圳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要5天,郑州1天即可办结……这就是郑州工商的“极限速度”。

  为达到这一“极限速度”,市工商出台了“限期办结制”,对到期完不成者实施责任追究,除对经办人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离岗培训,甚至纪律处分,还追究职能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像这样创新性的制度,近几年市工商局先后出台了50多项,有些制度不仅在全省,乃至在全国都是率先推出的。

  兴企强市

  围绕全市跨越式发展三年目标的实现,市工商局实施了“兴企强市”战略。在有关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尽可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企业有困难,就找联络员”。“联络员”是市工商局对“监管员”的新称呼,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服务内容上。

  2007年5月23日,市工商局局长赵中祥到郑煤机集团调研时发现,经过几次大的改革,企业名称时而冠以“厂”、时而冠以“公司”,名称不一致经常在办理车辆、房产过户等手续时“卡壳”。赵中祥当即安排一位工商“联络员”给他们出具一张证明,说明企业现在所用名称与以前名称之间的联系,以便以后“办事”顺利。

  急事快办、特事特办。让郑州三棉有限责任公司李总会计师念念不忘的是,2007年6月19日上午,市场处同志仅用十分钟就帮他们办好了《抵押物登记证》。

  开通“便利直通车”。将我市纳入跨越式发展计划的500多家企业列入重点服务对象,对重点企业给予重点保护,免予除解决投诉举报以外的执法检查;对重点企业年检免审,只收取《年检报告书》,并当场办结。

  服务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每位工商人员肩上都挑着沉甸甸的担子和责任:每年要帮扶5家经营困难的个体工商户、联系2家企业、为企业或商户做3件实事好事。

  实实在在的政策,通过不打折扣地落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持。

  服务“三农”

  我市的工商人员还扮演着另一个角色:红娘。香椿该上市了,他们把“红线”牵到超市,樱桃熟了把“媒”说到各大批发市场;不管是中牟的西瓜、大蒜,还是荥阳的河阴石榴,工商人员都通过实际行动,为农民提供帮助,也使市民在第一时间品尝到最新鲜的时令果蔬。

  围绕服务“三农”,市工商局实施了“兴农富民”工程,包括“商标支农”、“品牌富农”、“合同帮农”、“经纪活农”。在监管市场的同时,把便民服务深入到各个涉农领域,把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列入帮扶重点。

  中牟县工商局围绕当地大蒜产品销售,推广标准合同文本,对重点企业和单位,实行跟踪服务、现场指导,防范合同风险。在他们的促成下,中牟农民与马来西亚、日本企业签订供货协议;新郑市工商局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帮助农民当上老板,带动了当地的枣业发展,目前当地已形成了“公司+品牌+经纪人+农户”的农产品管理模式。在二七工商分局的支持下,“郑州市樱桃沟樱桃专业合作社”成立。

  ……

  截至目前,市工商局实施的“兴农富民”工程中的“商标支农”已帮助涉农企业和农户申请商标502件;“合同帮农”指导农户签订订单合同21022份,合同金额32400多万元;“经纪活农”为9600多位农民举办过经纪人培训班,发展农村经纪人12101人。

  誓护名牌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我市工商系统采取积极措施,施以重拳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及侵权行为,保护知名企业、知名品牌。

  先后出台了严重不合格商品召回制度,建立完善企业信用公示制。对不良行为企业,建立不良行为警示信息,在规定期限内限制其增设分支机构及限制投资办企业等相关行为。对良好行为企业提供免检、上门服务,鼓励诚信经营。目前,我市已有1085家良好行为企业进入了企业良好行为记录系统“红名单”,253家不良行为企业被锁入企业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系统“黑名单”。

  对于商标侵权行为,重拳打击决不手软。宇通公司自从落户十八里河镇后,公司周边形成了一个客车零配件市场,假冒伪劣零配件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声誉,也使企业蒙受巨额损失。对此,管城工商分局先后开展了三次专项执法行动,对侵犯“宇通”或“宇通”商标、标识、汉语拼音、字母的侵权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查扣了总案值超过200万元的假冒客车零配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工商部门还帮助企业树立商标意识。在工商部门的指导下,目前,全市注册商标总数达到了13960件,新申请注册商标多达450件。“白鸽”、“少林寺”、“三全”、“金星”、“白象”、“宇通”、“黄金叶”、“红旗渠”共8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另有103件商标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本报记者 孙志刚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