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淑女教育进课堂 是时尚还是回归?
黑车司机刺死“钩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淑女教育进课堂 是时尚还是回归?

中原网  日期: 2008-03-20  来源: 郑州日报  
  苏州一家“淑女学堂”的学生们在课外练习作画。
  (资料图片)
  苏州“淑女班”学费一年4万。图为小淑女在用餐。
  老师正在私塾的“小小淑女学堂”内为小淑女们授课。
  学礼仪、练形体、学烹饪,从举手投足练起,从一个微笑学起……日前,记者从上海市妇联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获悉:类似的淑女课程不仅在课余辅导班上纷纷开设,而且正在走入正规大学甚至中学的课堂。

  和传统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相比,新时代的淑女应该是什么模样?在提倡女性解放、两性平等数十年后的今天,开展淑女教育又蕴涵着怎样的含义?

  

  淑女教育成为培养

  新女性的一条途径?

  

  上海市妇联发展部负责人潘卫红告诉记者:以市三女中、同济大学女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妇女干部学院等为依托,上海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形成从中学、大学到“大学后”的女性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在现有或者将要开设的学校课程中,将含有加强女性修养、礼仪教育、家政技能等“淑女课程”。

  放眼全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纷纷开设“卓越女性高级研修班”、“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白领女性塑形班”等,课程内容有:跳芭蕾、练仪态、学防身、讲美容、做西餐……被社会各界形象地称为“淑女班”。

  此外,近年来上海一些针对十至十五岁少女推出的“淑女培训班”也颇引人关注。培训班称将通过各类培训,将女孩打造成优雅有余又不失阳刚、言谈得体且兼有艺术素养的淑女。不少家长表示有意让孩子一试。有的家长表示,给孩子报名参加淑女培训,只是想为她“立些规矩”,还有的家长则认为,十至十五岁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这时候加以适当的性别教育很有好处。

  淑女教育的走红,反映出相当一部分的群体认为淑女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普遍受到肯定、占有优势。“我们小时候从没有想过做什么淑女,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希望自己和男性一样。”全职太太陈越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她坦言希望女儿将来成为一位淑女:“容貌是先天的,淑女的修养气质是后天培养的,我希望孩子优雅、知性,待人接物惹人喜爱。”

  

  在菁菁校园里

  感受“淑女”学做“淑女”

  

  吃西餐时的刀叉怎样摆放?赴宴会如何穿着才得体?汤过烫时该如何入口?碗中的汤无法用勺舀盛时该怎么办?坐姿、走姿、如何表达笑意……这些似乎离中学生活很远的礼仪规范,作为一门选修课走进了上海市三女中的校园,而且还挺受学生的欢迎。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前身是1881年创办的圣玛丽亚女中和1892年创办的中西女中。这所美丽的校园曾经走出了宋氏三姐妹、张爱玲、外交家龚澎及一批女院士。上海市三女中老校长薛正女士曾经说过:“我们培养的不仅是大使夫人,更要培养大使。”淑女课程的提议者李军老师表示,由于女中只有女生,校内的女生相对形成两极分化的特点,要么风风火火,要么内向文静,这是使她萌生开课的初衷。她也希望在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礼仪的同时,让学生在待人处世方面更加到位。

  上海师范大学近年来在学校设立女子文化学院,报名者踊跃。女子文化学院的课程和教学计划是专门根据女性特质设置的。学院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和一般的中文系不同,该学院提倡在感悟中汲取知识,增加了很多女性作家和女性角色的介绍。针对女性逻辑抽象能力方面的欠缺,学院还设有语言叙事逻辑课程,培养学生缜密的文学写作思维。同时,学院也很重视性别意识和妇女理论教育,并设有女性学、家庭伦理等课程。

  复旦大学将女生寝室19号楼命名为希德楼,以纪念一位被誉为中国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复旦大学第一任女校长谢希德;并在希德楼中设置主题展示区“知名女性风采区”和“希德风采区”。

  以希德楼为基地,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女生成立了“希德淑园”学生组织,通过对女生楼进行形象设计、对女生应具备的素养和技能的讨论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来探讨两个问题:怎样的女性才是优秀的女性?如何实现两性和谐发展?她们成功举办了学院首届女生节,提出了“优雅内心、智慧头脑”的口号,旨在培养和塑造出色得体、自信优雅的复旦女生。

  

  我们需要怎样的女性教育?

  

  针对淑女教育受到肯定、不少女性乐于参与的局面,也有舆论认为:我国女性解放是从鼓励女性走出家庭、教育女性自立自强开始的,时下的“淑女教育”与其说是一种受到追捧的时尚,不如说是一种女性意识的回归。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认为:笼统地讲,所谓淑女就是指有教养的女性,过去指的教养主要是指家庭教养,今天的教养更要兼顾社会教养和文化修养。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天的女性身兼事业与家庭双重角色,不再仅仅是男性的附属。当代女性希望自己气质好,知礼乐、懂诗书,因此,女子教育受追捧不足为奇。

  顾骏说,社会本来就是多元的,无论是淑女学堂,还是女子学院,实际上都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表现。社会对于传统淑女教育的认同和接受是建立在宽容和尊重的基础上的。是做淑女,还是做野蛮女友,是完全个性化的选择。这种女性教育模式增加了人们的选择机会,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象征。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女性都不能失去自身独立的声音与价值追求。

  女性问题专家孙小琪表示,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女性自身的特征,甚至刻意去抹杀性别意识。“淑女教育热”,反映了女性群体甚至是社会对女性美的一种向往,在淑女教育中包含了礼仪,也包含了传统认知上对女性分工范畴的一些技能。

  孙小琪同时提出要避免对淑女的“误读”,她说:“有的课程甚至加进了如何取悦异性的内容,‘女为悦己者容’等观念并不应该被大力提倡,提升女性自身的修养素质才是淑女教育的根本。我们应强调全社会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理解女性,实现两性的和谐发展。”        据新华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