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9版:精品文摘
3  4  
PDF 版
曾李联手抗清廷
谁捞走了海底沉宝
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太监起义
草原不都是绿色的
丈夫视我为“女皇”
处女皇后和娃娃太皇太后
鸟叫一两声
胡杨树的情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谁捞走了海底沉宝

中原网  日期: 2008-03-21  来源: 郑州日报  
  1984年,迈克·哈彻潜心研究曾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尘封的档案馆里,“哥德马尔森号”吸引了哈彻的目光。1752年冬,“哥德马尔森号”商船满载着瓷器和黄金,从中国广州驶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这艘船在航行了16天后,触礁沉没。

  哈彻在南海海域探测到了这艘沉船。23.9万件青花瓷器,125块金锭、总重达45公斤,还有两门刻有东印度公司缩写VOC的青铜铸炮……打捞出水的文物让哈彻眼花缭乱。哈彻将它们悄悄拉到公海,隐匿一年后,拿出“无人认领的沉船允许拍卖”的国际公约,将沉宝交给荷兰的嘉士德拍卖行。

  1986年4月,阿姆斯特丹,嘉士德中国文物专场拍卖会开幕。一次拍卖会上出现23.9万件之多的中国文物,这样的盛况,在欧洲收藏史上前所未有。中国驻荷兰使馆急电国内,请示此事。

  国家文物局文物处的杨林紧急受命。他翻遍了国际海洋公约、世界各国海洋法,却找不出任何一条能制止此事的法律依据。无奈,国家文物局只好派出了两位陶瓷专家耿宝昌、冯先铭,前去阿姆斯特丹一探究竟。但他们只带了3万美元。

  阿姆斯特丹嘉士德拍卖会大厅里,23.9万件精致的青花瓷器摆满了两层楼。拍卖行把优先竞拍的待遇交给了中国人——1号牌。可是,在整整3天的拍卖中,中国人连一次举牌的机会都没有得到——每一件瓷器的起拍价格,都在估价的10倍以上,3万美元形同废纸,20多万件珍贵的中国文物花落旁家……哈彻由此换回了2000多万美元的回报。

  这一事件震惊了有关部门,于是召集文物、司法及海事等各部门座谈,着手辞行建中国水下考古队。1987年,国家水下考古中心成立,另一艘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的沉船随之现身了:

  1987年8月,广东省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一艘17世纪荷兰沉船时,意外发现了另一艘古沉船。当天,英方一只1吨多重的钢铁抓斗,在沉船上乱抓一把,然后举起。在场的人一年都惊呆了——里面竟有200多件中国瓷器和金属器具,可惜瓷器全被抓碎了。兴奋不已的英国人仍想继续放抓斗打捞。见状,中方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上报国家文物局,英国人的打捞行为才被制止。

  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料和资金,打捞工作一停就是十多年。

  而几乎就在我们发现“南海一号”沉船的同时,1999年,哈彻重金聘请的考古人员,在荷兰人詹姆斯·哈斯伯格所写的《东印度航行指南》上,发现了这个惊人的秘密宝藏。“1822年1月14日,‘泰星号’船上载有2000多名乘客和船员,压舱的是100多万件福建德化的瓷器。船驶到中沙群岛时,触礁沉没。”

  哈彻立即顺藤摸瓜找到了“印第安娜号”的航海日志。在发黄的资料中,大致锁定了“泰星号”的沉没位置。哈彻带上自己的船队,悄无声息地潜入中国的南海水域。开始的头一个月里,搜寻并不顺利。直到1999年5月10日晚上,声波定位仪才显示出不规则的海床,可是磁力计却没有太大异常。转折是在两天后,5月12日,潜水员潜入深达30多米的海底,看见了一个又一个的直径达1米的铁环,然后发现了一处小山似的堆积物,方圆足有400多平方米,竟然全是瓷器!

  哈彻大喜过望,请来了英国著名海难研究专家尼戈尔·匹克福做鉴定。“这就是‘泰星号’!这百万件瓷器全部出自康熙年间的中国四大窑系,几乎件件都是精品。”

  这些精品没有在海难中毁坏,但大部分却在重现于世后被砸碎。那剩下的36.5万件绝佳瓷器,被哈彻偷偷拖出了南海,运到德国待价而沽。随后持续了9天的拍卖会,为哈彻带来的是整整3000万美元的横财。

  2002年,中国水下考古队得到了财政部4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年3月,当队员们凿开“南海一号”的一个窗口进入船内时,他们惊呆了:在一个面积仅几平方米的小舱内,就捞起了4000多件精美绝伦的文物,绝大多数瓷器完好无损!当他们将几千件宝贝小心翼翼地带到水面时,大家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又想大笑,又想大哭!

  摘自《中华传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