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观点
3  4  
PDF 版
以思想大解放促组织工作大创新
观点速递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党代会常任制 研究热点问题
全面提升党委办公室的工作效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肖陆军
中原网  日期: 2008-03-21  来源: 郑州日报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将如何进一步实现制度创新?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需要的课题。笔者认为,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必须解放思想、推动理论创新

  

  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前提,否则就谈不上任何制度创新。一方面,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其中的一些具体论述,因为相对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社会发展具体状况而言,其中有些论述显然不适用,不能用来指导制度创新。另一方面,要科学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会用新眼光看新问题,学会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和提出新理论,学会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丰富理论。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各地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其中既有社会建设与改革的经验,也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经验。在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广泛涉及和谐社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建设、农民工权益维护、社会事业建设等。其中相当部分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但遗憾的是,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还没有及时上升为制度,不免大大限制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我们只有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注重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通过民主的、法定的程序上升为制度,才能在社会各个方面长期地、稳定地发挥作用。

  

  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任何创新都有继承性,不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尽管我国古代社会建设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然后加以批判性的继承,实现“古为今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民主和监督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在执政期间多次强调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并通过实施改革开放的宏伟战略让绝大多数中国人解决了温饱问题;江泽民同志在执政期间旗帜鲜明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热情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胡锦涛同志自担任中央总书记以来更是前所未有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正,倡导社会和谐。对于这些经验和制度安排,都是我们在进行制度创新时必须坚持和继承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长期的社会管理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这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考察、认识这些宝贵财富,积极将国外经验和现实国情结合起来,实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制度创新。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深刻变动,没有社会的稳定不可能保持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改革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社会发展是目的,社会改革是动力,社会稳定则是促进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今后,我们在推进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质量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稳定,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谐。

  

  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

  

  改革是对各种利益和权力的重大调整,必然会引起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也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改革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而必须采取渐进的改革方式。因此,我国在推进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层分步实施的做法,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确保改革循序渐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牢牢把握近期制度创新的重点

  

  一般说来,关乎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的重点之确立受必要性、可能性和主导意志的制约。所谓必要性是指制度创新是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所迫切需要的;所谓可能性是指制度创新是目前的社会环境所容许的,具有可行性;所谓主导意志是指与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工作重点和指导方针相吻合。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近期制度创新的重点可放在社会建设迫切需要,与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方面。为此,我们应坚定信心,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城乡管理体制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社区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劳动关系体制改革、社会治安体制改革和环境保护体制改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