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光棍村里的另类千万富翁
为孤残儿童奔波的八旬老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光棍村里的另类千万富翁
本报记者 李明德 文/图
中原网  日期: 2008-03-25  来源: 郑州日报  
乔宗旺

  核心提示

  

  从农民到商人再到农村人,这是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乔宗旺的人生三部曲。看似简单的人生三部曲,却蕴涵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短短一年半时间,他把昔日贫瘠的小山村建设成了一个集种植、餐饮、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新农村,而乔宗旺却为此付出了300万元资金。在众人的流言飞语中,他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村民、改变着这里的一切。

  

  光棍村里走出的富翁

  

  “春冬光秃秃、夏秋长荆棘、刮风满脸土、下雨满身泥、山上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姑娘嫁山外、后生光棍多。”这段顺口溜是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村民们自编的,真实地刻画出了泰山村贫穷落后面貌。

  泰山村在新郑市乃至郑州市都是出了名的穷,在这个不足1600人的小山村里,没一点资源优势。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粮食亩产最多三四百斤,遇到大旱几乎颗粒无收。村里的姑娘都远嫁山外,小伙子们有的远离家乡寻求生计,有的到别村做了上门女婿。因为贫穷,至今村里仍有36名娶不起媳妇的光棍汉,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村民们原来靠挖石头维持生计,人均收入不足千元,日子过得本就捉襟见肘,再加上村里的各种不良风气,使村民们生活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子。村里稍有头脑的“能人”都离开了村子,到山下去寻找生路。

  回忆起当初的情况,乔宗旺至今记忆犹新。那年他刚20多岁,兄妹5人中,他是老大。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完了高中,回到了村里务农。眼看就到了谈婚的年龄,因村里是出了名的穷,家庭更是贫困。父母多次托人给他说媳妇,可女方一听说是泰山村的,都是摇摇头委婉拒绝了,这下可急坏了父母。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乔宗旺差一点做了倒插门女婿,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高中毕业在家务农没多久,他到村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1983年,当了10年民办教师的他,眼看转正无望,毅然辞去了在村民看来属于“铁饭碗”的民办教师。辞职后,他背着父母打好包的被褥,怀揣母亲卖鸡蛋攒下的几十元零钱,走出了泰山村,寻找新的生计。

  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读过高中的他,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灵活的头脑,很快就在城市里谋到了一份工作,但那只能解决暂时的温饱问题。不甘心给别人做牛做马的他,在攒了一小笔积蓄后,开始转身跨入商业大潮中。先后在煤炭、化工、房地产等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赚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不但改变了贫困的家庭生活,他的人生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娶到了一个贤惠孝敬的漂亮媳妇。

  2004年,他从外面回到家乡龙湖镇,投资建起了可供400多名学生住宿的升达学生公寓,还有一个工厂,4个大商铺,一栋420平方米的别墅,资产上千万元。

  这个从光棍村走出来的贫困娃,谁也不会想到,短短20多年,竟然成了身家上千万元的成功商人。

  

  被逼回光棍村当“司令”

  

  拥有千万资产的乔宗旺,全家过上了富裕生活。一个意外的事件改变了他原有的再次腾飞的计划,他放下千万家产再次回到贫瘠的小山村,当起了村官。

  2006年,泰山村老支部书记患病瘫痪在床,村民失去了领头雁,一时人心惶惶,村里一切事务都陷入了瘫痪状态。龙湖镇党委班子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把全村所有人都筛选了一遍,也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接替老支书这个位子。

  面对这个烂摊子,龙湖镇党委把选拔泰山村致富带头人的目光聚集在了乔宗旺身上。镇党委领导找到他,把想法告诉他后,他瞪大了双眼说:“啥?让我回光棍村当村官?我不干!”第一次谈话,双方毫无结果,不欢而散。第二次,镇里的领导再次找到他时,他态度依然坚决,不回光棍村去当“司令”。就在这时,一些人开始对此事议论纷纷说:“你不干,你乔宗旺在外面厉害,可回到泰山村也是熊包一个!”“啥?他们这样说我?我风风雨雨活了大半辈子,还从来没被别人小看过呢,好歹咱也是个人物,不能让人家看不起我,更不能让老家人看不起我,中!我听党和政府的安排,这个光棍村的‘司令’我是当定了!”这是镇领导第三次找到他时,把外面对他的看法谈过后,乔宗旺才下定决心,接下这个重担的。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争口气,不让别人小瞧了自己。

  2006年8月14日,乔宗旺被逼无奈,只好走马上任,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泰山村,当起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成了这个光棍村的“司令”。

  

  大干一年半倒贴300万

  

  在众村民的议论声中,乔宗旺上任了。在面临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中,乔宗旺开始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乔宗旺进村子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山体复原工程”,因此前村民为了生计,只好挖山上的石头卖。没几年工夫,整个村庄的山到处挖得千孔百疮,面目全非。乔宗旺提出,恢复山体,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型环保型旅游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于是,2006年下半年,泰山村十多个工地同时开工,恢复山体、停止采石、植树造林、建设人文景观园、给村民接上自来水等,他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开工了。

  然而,停止采石,植树造林,断了40多家承包户的财路。村民乔马岭态度强硬,死活不愿意。“为了泰山村的发展,我今天给你跪下了。”乔宗旺正要下跪,乔马岭的父亲冲儿子吼:“停,停,看把宗旺难为成啥了?”当即取出合同撕个粉碎。乔宗旺自掏腰包3.8万元,赔偿承包户们的损失。

  工程结束后,乔宗旺又开始发动群众平沟填土,重建村委会办公楼和村民文化广场。为了使工程按期完工,乔宗旺天天守在工地上,困了就在车里打个盹,饿了就啃包方便面。短短几个月,乔宗旺所做出的一切,让泰山村村民心服口服。

  自此以后,无论村里干什么活,大家都是积极参加,不索取任何回报。村民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宗旺人家真是想给俺们办点好事,俺们再不积极那还算人吗?”

  自乔宗旺回到泰山村任职以来,短短一年半时间,先后带领村民做了八项大工程,使昔日的泰山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就是在这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个人为村里的发展倒贴资金300多万元。

  

  新农村建设急需知识人才

  

  “路通了,漂亮的办公大楼、文化大院建起来了,村民们也都通上了自来水。但这一切并不能代表泰山村迈进了新农村,只能说正在朝新农村方向前进。新农村建设不单单是修路、盖房子,而是让村民思想解放,摈弃小农意识,素质得到提高,人人过上和谐幸福的小康生活。”乔宗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诚地说。

  他说:“到现在我心里的一块疙瘩始终没解开。村民普遍素质不高,跟不上发展思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我思索了很久,也试探性地做了很多工作,可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想到当初毛主席闹革命,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启发,开办了农民发展致富讲习所。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致富‘洗脑’教育,以此来逐渐改变群众的落后思想。同时,我个人出资、出车,带领村委一班子人去外地参观学习。”

  在乔宗旺的提倡下,该村还成立了“妇女协会”、“老年人协会”、“拔尖人才协会”等。通过这些协会,使泰山村村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为泰山村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尽管如此,乔宗旺仍不满意。他说:“现在还有不少村民住在‘石头房’里,下步计划是在今年五一期间开始动工给村民建设80套别墅,让那些住在旧房中的群众也住上别墅,由此一步一步地改善群众的居住问题。”

  此外,乔宗旺还凭借泰山村的深厚文化底蕴,大打生态旅游牌,引进泰山村“荣誉村民”,招商引资,利用泰山村地貌特色,兴建窑洞宾馆,建设“黄帝圣水厂”,并且已经把“泰山村”注册成了商标。

  面对泰山村的发展,乔宗旺有时候也是深感知识的匮乏。他说:“作为一个村的带头人,你就应该比别人懂得多,要不然你怎么带领大家。很多时候我都有一种知识不够用的感觉,所以平时一有空就翻书本恶补知识。现在新农村建设不是缺人干活,而是急需一批有新思想、新知识的人才。这不单单是泰山村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很多农村所面临的一个大难题。下一步,我们要通过市里和镇里的多方面帮助,吸引一批有思想有知识的大学生或拔尖人才,让他们来到泰山村,施展各自的才华和能力,力争在三五年之内,把泰山村建设成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