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旅游餐饮
3  4  
PDF 版
“巩义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
旅游资讯
图片新闻
饮料市场格局生变 凉茶类饮料热销全国
打造中华儿女心灵的家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打造中华儿女心灵的家园

中原网  日期: 2008-03-26  来源: 郑州日报  
  ——新郑市旅游局局长张向东访谈

  本报记者 张梦珂 王 婷

  “黄帝故里、中华家园、郑韩故城、红枣之乡”,3月20日,从郑州市旅游工作会议上传出喜讯,新郑市旅游局再次荣登“2007年郑州市旅游工作优秀集体”榜首。喜讯传来,《交易会前话旅游——市县旅游局长访谈系列》便采访到了新郑市旅游局局长张向东,听他为我们解读新郑,解读新郑的黄帝文化、枣乡风情。

  张向东,40岁,现任新郑市旅游局局长。1988年毕业于郑州教育学院的他曾经在教育部门工作过十多年,教过书,当过新郑市教育电视台台长、教委办公室主任等职务。2002年调入新郑市旅游局任局党组成员、纪检书记;2年后到旅游乡镇千户寨乡任人大主席,分管旅游工作;2006年4月,回新郑市旅游局任党组书记;2007年10月至今任新郑市旅游局局长,2007年被新郑市委、市政府授予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三等功。

  如数家珍谈旅游

  去采访之前,内心一直有一个疑问,新郑既没有名山大川,又没有像龙门石窟和少林寺这么叫得响的文物景点,为什么近几年旅游业发展势头如此迅猛?

  从个人资料来看,这个县级市的旅游局局长从事旅游的时间并不长,当他如数家珍般开始介绍新郑旅游资源时,记者眼前展现了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新郑。

  他说,新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馆藏文物在河南县级市中位居前列,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已发掘古文化遗址30多处。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新郑,并在此一统天下,播撒文明,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新郑由此被誉为黄帝故里、中华第一古都。轩辕丘、轩辕庙、黄帝避暑宫等20多处遗址构成了影响深远的黄帝文化遗迹。郑州市的十大文化名人中有新郑籍的占5个,中华人文始祖黄帝、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先秦法家代表韩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建筑家李诫等。

  如果你去新郑的郑风苑看看,就发现其实新郑人自古以来都很乐观和浪漫。

  诗经一共305首,其中《郑风》21首诗作全部雕刻在郑风苑的石头上。

  “郑风”中绝大部分是情诗,这虽同郑国有溱水、洧水便于男女游览聚会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同郑国的风俗习惯密不可分。从《溱洧》一诗看,郑国的上巳节,实际就是一个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正因为郑国保留着男女自由交往的某些古代遗风,所以也就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郑韩故城的考古发掘被有关部门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发生地就在郑韩故城附近。

  黄帝故里 中华家园

  张向东说,在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无疑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新郑市每年一次的拜祖大典就是要着力打造中华儿女心灵上的家园。今年拜祖大典的主题是:“共建中华精神家园,祈福北京奥运盛会”。

  对于黄帝故里的争议问题,这位年轻的局长斩钉截铁地说,黄帝故里在新郑是:“史有明载,地有确记,代有传述,天有感应。”对于“天有感应”在当地流传甚广,据说2006年拜祖大典当天彩虹当空,祥云高照,当地人都认为是黄帝显灵,祈福吉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精心筹划,通力安排,2007年的拜祖大典取得了圆满成功,并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文化事件第一名。

  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这面大旗的带动下,新郑旅游的综合实力已经跃居郑州市所辖5市1县中前列,而新郑旅游局在该市跨越式发展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提到这些成绩,张向东说这些全都得益于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新郑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对旅游业的重视和关注。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农历三月三日拜谒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典。“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于2008年4月8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午举行,为今年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祈福,表达炎黄子孙实现百年奥运梦的喜悦。

  说到去年承办国际旅游小姐晚装大赛的初衷,张向东说他们希望世界的美丽能够走进新郑,新郑的美丽同样也可以走向世界,拜祖大典和国际旅游小姐晚装大赛两个不同的活动给世界传递一个信息:古老的新郑正在焕发着勃勃生机。

  郑韩故城红枣飘香

  “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新郑是大枣的故乡,裴里岗文化时期便已经开始种植大枣,很早就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的诗句产生,8000年后的今天新郑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享誉海内外。

  “八月十五到,遍地红玛瑙”。金秋是大枣收获的季节。这时来到枣乡,踏上那软绵绵的沙土地,看到那绿遍原野的枣林,面对满树清脆的颗颗鲜枣,心灵在不知不觉中陶醉,把您带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融入翠绿的植物海洋中。在这里,友人们可以摘大枣、拔花生、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享农家乐趣,还可以游览黄帝古枣园、万亩红枣园、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奥星红枣示范园等景观,亲身体验丰收的喜悦,尽情享受和谐优美的田园风光,圆自己一个轻松愉快的绿色假日梦。

  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是新郑市近年来推出的一项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活动,为久居闹市的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全新的旅游场所。领略枣乡风情,尽享健康人生。

  预计用三五年时间打造成的“游客集散中心”,具有新郑特色的“枣文化中心”也已经在计划之中,“我们要让游客们在这个枣文化中心里可以买到全国所有品种的枣。要让每一个下飞机的人都来拜黄帝,让每个离开中原的人都能将这份枣乡的甜蜜带给他的朋友和他所居住的土地。”张向东对新郑旅游的未来充满憧憬和期待。

  一个充满激情的旅游局长

  “您认为一个优秀的旅游局局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向东不假思索信口道来: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旅游局局长首先必须对旅游事业心存挚爱,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张向东说旅游是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传播美的一项事业。在实际工作中,旅游局局长有时候就像是代表政府的一名导游员,是语言大使、形象大使、文明大使,讲解起本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可以做到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

  张向东说,他从来不吝惜他这张嘴,他经常充满激情地不厌其烦地在每一个可能的场合推介新郑的旅游资源。同时他也承认,要做一名优秀的旅游局局长,仅仅靠激情和爱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创业的冲动和付诸实施的行动。

  提到新郑的旅游,张向东最骄傲的还是拜祖大典,他说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足以让每一位游客享受到尊严、归属和无比的神圣感觉。

  同时,张向东坦诚地告诉记者,要想使新郑旅游走上一条健康的良性的发展轨道,仅凭一个旅游局局长是不够的,旅游是一种享受,同时也是一种“苦旅”,只有大员上阵,齐头并进,立志旅游不放松,才能开出更艳的花,结出更甜的果。

  打造河南寻根游第一品牌

  在很多景区还停留在靠卖门票吃饭的情况下,新郑旅游却反其道而为之,从2006年4月1日除了个别出于保护文物需要外,其它景区全部免除门票,结果是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旅游综合收入成倍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品牌效益大大提升。

  根在中原,已经成为了众多海外华人、华侨、客家人相聚中原、寻根问祖的重要原因,要打造河南寻根游第一品牌,打造郑州寻根游第一线路便成为了新郑旅游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郑州市即将形成的黄帝故里、黄河、黄帝宫一条寻根线中,黄帝故里则是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龙头老大的重任。郑石高速的开通是继新郑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十年后再次为新郑旅游打开一道大门,借助郑州市农家乐星级评定制度,全力将始祖山打造成为“老年人的健身园”、“青年人的爱情伊甸园”、“天然氧吧”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